歌贈穆員外
穆生不惜王家醴,卻惜申公困胥靡。自言一寸已許人,六尺何妨爲人死。
白晝閶闔風雷寒,解衣爲掩血肉殘。即賣修行裏中第,還懸神武門頭冠。
手挽柴車出西郭,朝煮餔糜夕湯藥。已拚同日效左儒,差比空山勝羊角。
濁漳河邊逢石郎,哽咽爲我談行藏。此身系穆不繫石,欲報滄海恩難量。
君不讀西京遊俠篇,東京黨錮傳,若曹名使那足羨。
男子酬心不爲君,北風立洗青天面。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醴 (lǐ):甜酒。
- 申公:指申包胥,春秋時期楚國大夫,以忠誠著稱。
- 胥靡 (xū mí):古代刑罰,指被縛於刑具上。
- 閶闔 (chāng hé):神話中的天門,此處指宮門。
- 餔糜 (bū mí):粥。
- 湯藥:中藥湯劑。
- 左儒:春秋時期魯國大夫,以忠誠著稱。
- 羊角:指羊角哀,春秋時期楚國大夫,以忠誠著稱。
- 濁漳河:河流名,位於今河北省。
- 石郎:人名,具體不詳。
- 行藏 (xíng cáng):行蹤,出處。
- 滄海:大海,比喻深重的恩情。
- 遊俠篇:指《史記》中的遊俠列傳。
- 黨錮傳:指《後漢書》中的黨錮列傳。
翻譯
穆生不珍惜王家的甜酒,卻爲申包胥被困於刑具而感到惋惜。他自稱已將一生許給了他人,即使犧牲自己也在所不惜。
在白天的宮門前,風雷交加,他解下衣服爲掩護受傷的人。即便賣掉了家中的財產,也要在神武門前掛上自己的冠冕。
他手挽柴車離開西城,早上煮粥,晚上煎藥。已經決心與左儒一同犧牲,至少比在空山中勝過羊角哀。
在濁漳河邊遇到了石郎,他哽咽着爲我講述自己的行蹤。他的一生與穆家緊密相連,想要報答大海般的恩情卻難以衡量。
你難道沒有讀過西京的遊俠篇,東漢的黨錮傳嗎?那些人的名聲雖然令人羨慕,但男子漢的報國之心不是爲了這些。
站在北風中,洗淨了青天的面龐,只爲心中的信念。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穆生的形象,展現了忠誠與犧牲的主題。詩中,穆生不珍惜物質享受,卻爲忠誠的申包胥感到惋惜,體現了對忠誠精神的崇高敬意。他的行爲,如解衣救人、賣產報國,都彰顯了無私奉獻的精神。詩的結尾,通過對比歷史上的遊俠與黨錮,強調了真正的男子漢應追求的是內心的信念和報國的志向,而非世俗的名聲。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忠誠與犧牲精神的讚美。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貞的其他作品
- 《 聞敬美使秦中要取道太和一晤 》 —— [ 明 ] 王世貞
- 《 唐人有畫葛稚川移居圖者與婦各騎一觠角牛前後五白羊從之一赤腳擔裝又一少女從之手攜束書且行且讀婦所乘牛背 》 —— [ 明 ] 王世貞
- 《 武溪深 》 —— [ 明 ] 王世貞
- 《 大司馬張公惟靜著皇明文苑成復爲先公作誄敬賦以謝 》 —— [ 明 ] 王世貞
- 《 入秋無事案頭偶有紙筆隨意輒書如風掃華不倫不理故曰雜題 》 —— [ 明 ] 王世貞
- 《 鳳條館 》 —— [ 明 ] 王世貞
- 《 浣溪沙 · 江南詞 》 —— [ 明 ] 王世貞
- 《 過中山視故人趙參議時廢疾者十二年矣 》 —— [ 明 ] 王世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