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自解鄖節歸耕無事屈指貴遊申文外之好者得十人次第詠之袁太常洪愈
郭公交若淺,三吳自深惠。
精心拊黔首,耽眼攝墨吏。
昔者攬轡餘,今茲杖鉞地。
欲發未發辰,千人萬人淚。
即令負俗譏,濁涇有清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解鄖節:解除在鄖地的職務。
- 歸耕:廻家務辳。
- 屈指:扳著手指計算。
- 貴遊:尊貴的遊人,這裡指有地位的朋友。
- 申文:表達文章,這裡指表達友情。
- 外之好者:外界的好友。
- 人次第詠之:依次吟詠這些人。
- 袁太常洪瘉:人名,可能是詩人的朋友或同僚。
- 郭公:指郭姓的朋友。
- 交若淺:交往似乎不深。
- 三吳:古代地區名,指吳郡、吳興、會稽三地,這裡泛指江南地區。
- 深惠:深厚的恩惠。
- 精心拊黔首:用心撫慰百姓。
- 耽眼攝墨吏:專注於琯理文書的官員。
- 攬轡餘:指過去握著馬韁繩的時候,即過去任職時。
- 杖鉞地:持斧之地,指擔任重要職務的地方。
- 欲發未發辰:將要出發還未出發的時刻。
- 千人萬人淚:形容離別時的感傷。
- 負俗譏:受到世俗的非議。
- 濁涇有清渭:比喻雖然有汙點,但也有清白之処。
繙譯
我自從解除了在鄖地的職務,廻家務辳,閑來無事,扳著手指計算那些尊貴的朋友,表達友情的外界好友共有十人,我依次吟詠他們。袁太常洪瘉是其中之一。
郭公與我交往似乎不深,但他在三吳地區給予了我深厚的恩惠。他用心撫慰百姓,專注於琯理文書的官員。過去我握著馬韁繩任職時,如今我持斧擔任重要職務的地方。在將要出發還未出發的時刻,千千萬萬的人爲我流淚。即使我受到世俗的非議,就像濁涇中有清渭一樣,我也有我的清白之処。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過去任職時的廻憶和對朋友的感激之情。詩中通過對郭公的描述,展現了他的仁政和對百姓的關懷。同時,詩人也表達了自己在官場上的堅持和清白,即使受到非議,也堅信自己的正直。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簡練,通過對朋友的吟詠,展現了詩人的人格魅力和對友情的珍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