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芳蘭秀:比喻人的才華或品德出衆。
- 一坐清:指環境或氛圍因某人的存在而變得清新脫俗。
- 毫端:筆尖,比喻文筆或技藝。
- 下駟:劣馬,比喻平庸之才。
- 眼底:眼前,比喻見識或評價。
- 兼城:比喻極高的價值或才能。
- 獄劍:比喻被埋沒的才華。
- 臺金:比喻高貴的地位或榮譽。
- 平子篋:指張衡(字平子)的著作,這裏比喻張仲立的才華。
- 賦南京:指在南京有所作爲或留下佳作。
翻譯
想到你如芳蘭般秀美,能使周圍環境變得清新。 你的筆下絕非平庸之輩,眼前所見皆是卓越之才。 雖然你的才華偶爾被埋沒,但高貴的榮譽從不輕易給予。 試着打開張衡的著作,你應該已在南京留下了佳作。
賞析
這首詩是王世貞送別張仲立前往南京國子監(南雍)的作品。詩中,王世貞讚美了張仲立的才華和品德,將其比作芳蘭,能夠淨化周圍的環境。他肯定了張仲立的文筆非凡,絕非平庸之輩,且認爲張仲立的才華雖有時被埋沒,但其價值和榮譽是顯而易見的。最後,王世貞以張衡的著作比喻張仲立的才華,期待他在南京能夠有所成就,留下不朽的作品。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友人才華的讚賞和對未來的美好祝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