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潘光祿母七十

使君謁帝來燕甸,九重親視尚方膳。 漢宮新袖玉桃回,言向瑤池展春宴。 瑤池阿母壽古稀,年年青鳥銜雲飛。 籌添海上恩光渥,舞罷花間晝錦輝。 即見潘輿趨禁闥,肯誇萊彩戀庭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壽潘光祿母七十:潘光祿的母親七十歲壽辰。
  • 燕甸:指京城。
  • 尚方膳:皇帝御用的膳食。
  • 漢宮新袖玉桃回:指宮中新進的佳麗帶着玉桃(象徵長壽的水果)回來。
  • 瑤池:神話中西王母的居所,常用來比喻仙境或高貴的居所。
  • 阿母:指西王母,這裏比喻潘光祿的母親。
  • 青鳥:神話中傳遞消息的鳥,常用來比喻信使。
  • 籌添海上恩光渥:籌劃在海上舉行盛大的宴會,恩光渥厚,即恩澤深厚。
  • 舞罷花間晝錦輝:舞蹈結束後,花間依舊光彩奪目。
  • 潘輿:潘光祿的車駕。
  • 禁闥:皇宮的門,這裏指皇宮。
  • 萊彩:指萊州(今山東萊州)的綵綢,這裏可能指華麗的服飾或裝飾。
  • 庭闈:指家中的庭院,這裏泛指家庭。

翻譯

使君來到京城向皇帝謁見,皇帝親自關注並賜予御用的膳食。宮中新進的佳麗帶着象徵長壽的玉桃歸來,彷彿要在瑤池爲潘光祿的母親舉辦春宴。瑤池中,西王母慶祝七十歲生日,年年都有青鳥傳遞消息。在海上籌劃的盛大宴會,恩澤深厚,舞蹈結束後,花間依舊光彩奪目。此時,潘光祿的車駕正前往皇宮,不再留戀家中的庭院,而是嚮往皇宮的榮耀。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潘光祿母親七十歲壽辰的盛況,通過豐富的神話意象和華麗的語言,展現了皇家對潘家的恩寵和潘母的高壽榮耀。詩中「瑤池」、「青鳥」等神話元素,增添了詩的神祕色彩和仙境氛圍。同時,通過對比家中的庭院與皇宮的榮耀,表達了潘光祿對皇恩的感激和對更高榮耀的嚮往。整體上,詩歌語言華美,意境深遠,情感豐富,展現了明代宮廷詩的特點。

王弘誨

明廣東瓊州定安人,字少傳,號忠銘。嘉靖四十四年進士。選庶吉士,官至南京禮部尚書。初釋褐,值海瑞廷杖下詔獄,力調護之。張居正當國,作《火樹篇》、《春雪歌》以諷。有《天池草》、《尚友堂稿》。 ► 5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