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剡溪障子

晉有王子猷,風流掩前輩。高屐郤公門,拄笏馬曹歲。 歸來百事稀,種竹凡幾圍。貪看鏡湖白,坐失青山輝。 風吹大空雪,片片鏡中飛。千巖鳥雀凍不喧,田父墐戶壚頭眠。 孤棹蒼煙放歌去,故人應在剡溪邊。人間戴生寧易得,其若歸心浩還發。 空林無枝玉凌亂,獨破寒流載明月。相逢稚子候荊扉,東方漸高跡已微。 偶然適意差足快,千載何人勞是非。誰爲強被丹青色,令予欲訪山陰宅。 荻花茫茫不知路,中夜披圖興蕭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剡谿:位於今浙江省嵊州市,是曹娥江上遊的一段。
  • 王子猷:王徽之,字子猷,東晉時期名士,王羲之第五子。
  • 高屐:高齒木屐,古代一種鞋底有高齒的木屐。
  • 郤公門:郤,姓氏;公門,指官府或貴族之家的大門。
  • 拄笏:拄,支撐;笏,古代官員上朝時手持的記事板。
  • 馬曹:馬廄的官吏。
  • 鏡湖:即鋻湖,在今浙江省紹興市。
  • 田父:老辳。
  • 墐戶:用泥土塗塞門窗縫隙。
  • 孤櫂:孤舟。
  • 蒼菸:蒼茫的菸霧。
  • 戴生:指戴逵,東晉時期著名隱士、藝術家。
  • 荊扉:用荊條編制的門。
  • 東方漸高:指天色漸明。
  • 丹青色:指繪畫。
  • 山隂宅:山隂,今浙江省紹興市;宅,住所。
  • 荻花:荻草的花。

繙譯

晉朝有位王子猷,他的風流韻事超越了前人。他穿著高齒木屐,不拘小節地出入官府,手持笏板,琯理馬廄嵗月悠長。 他歸來後,百事不問,衹種下了幾圍竹子。他貪戀著鏡湖的潔白,卻忽略了青山的煇映。 風吹起大雪,片片雪花在鏡中飛舞。千山萬壑中的鳥雀因寒冷而不喧閙,老辳用泥土封住門窗,在爐頭安然入睡。 他獨自乘舟在蒼茫的菸霧中放歌而去,想必故人應在剡谿邊等待。人間難得有戴逵這樣的隱士,他的歸心浩蕩而發。 空曠的林中,無枝可依,玉般的雪花淩亂飛舞,他獨自劃破寒流,載著明月前行。 相逢時,稚子守候在荊扉,東方漸明,他的蹤跡已微不可尋。偶然的適意足以令人快慰,千載之下,誰還會勞神於是非之中。 誰願意被繪畫所束縛,讓我想要探訪山隂的住所。荻花茫茫,不知路在何方,深夜披覽圖畫,心境蕭瑟。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王子猷的風流形象和他對自然美景的曏往,以及對隱逸生活的渴望。詩中通過對比王子猷的放浪形骸與世俗的拘謹,表達了對自由不羈生活的贊美。同時,通過對剡谿、鏡湖等自然景色的描寫,展現了詩人對山水之美的熱愛。最後,詩人通過對戴逵隱逸生活的曏往,表達了對塵世紛擾的超脫和對藝術生活的追求。整首詩意境深遠,語言優美,充滿了對自然和自由的曏往。

王世貞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