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子與

江左吾與徐中行,相逢一言心遂傾。蓬累世事豈足齒,所不醳然千載名。 吾其陰崖振孤木,子獨陽野敷羣英。聲華落落敢伯仲,肝膽炯炯無平生。 憶爲子昔歌擊鹿,豪氣盡壓長安城。琥珀下墜鸞刀紫,葡萄寒摧大白明。 長歌自令浮雲合,雙眼忽向高空橫。驚枝一羽破秋色,萬象頫首隨南征。 荊軻曼聲漸離築,易水凝流如欲鳴。故鄉鱸魚無不有,擊鮮者誰人得否。 眼前豪傑難稱意,君不見徐卿尚逐衣冠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江左:指長江下游以東地區,即今江蘇省一帶。
  • 蓬累:飄泊不定。
  • (yì):賞賜,賜予。
  • 陰崖:陰暗的崖壁。
  • 陽野:陽光照耀的田野。
  • 聲華:聲譽和才華。
  • 肝膽:比喻真誠的心意。
  • 琥珀:一種寶石,此處指酒色。
  • 鸞刀:古代一種裝飾華麗的刀。
  • 葡萄:此處指葡萄酒。
  • 大白:古代酒器,此處指酒。
  • 荊軻:戰國時期著名的刺客。
  • 曼聲:悠揚的聲音。
  • 漸離築:古代樂器,此處指音樂。
  • 易水:河流名,位於今河北省境內。
  • 鱸魚:一種美味的魚。
  • 擊鮮:即打獵。
  • 徐卿:指徐中行。

翻譯

在江東,我與徐中行相遇,一見面便心意相投。我們飄泊不定的人生不值一提,只願留下千秋美名。 我在陰暗的崖壁上挺立孤木,而你卻在陽光普照的田野上培育羣英。我們的聲譽和才華不相上下,但彼此間的心意卻無比真誠。 記得你曾爲我擊鹿而歌,豪氣沖天,壓倒了整個長安城。酒色如琥珀,鸞刀紫光閃爍,葡萄酒冰冷,大白明亮。 長歌一曲,浮雲似乎都聚攏過來,雙眼忽然向高空望去。一隻鳥兒劃破秋色,萬物低頭,隨我們南征。 荊軻的悠揚歌聲,漸離築的音樂,易水凝滯,彷彿即將鳴響。故鄉的鱸魚應有盡有,打獵的人是誰,誰又能得到呢? 眼前的豪傑難以令我滿意,你看不見徐中行還在追逐名利嗎?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與徐中行深厚的友情,以及對名利追逐的淡漠態度。詩中通過對比陰崖與陽野、孤木與羣英,展現了兩人不同的性格與志向,但彼此間的肝膽相照卻無比真摯。後文通過對長安城、葡萄酒、荊軻等意象的描繪,進一步抒發了作者的豪情壯志和對故鄉的思念。結尾處對徐中行追逐名利的描寫,透露出作者對現實的不滿與超脫。

王世貞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