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屋洞
招隱豈必深,幽絕在康莊。
天開一層軒,羣秀納青蒼。
其陽類江瑤,雲足鍾離房。
右凹若旋螺,中棲太乙糧。
游履迥失疲,歸悰澹將忘。
零雨滃四垂,飛潤沾衣裳。
山僧供茗罷,欲出仍彷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招隱:招人歸隱。
- 幽絕:幽靜至極。
- 康莊:寬闊平坦的大路。
- 天開:天然形成的開闊空間。
- 軒:高大的建築。
- 羣秀:衆多美麗的景色。
- 青蒼:青翠的樹木。
- 陽:山南水北爲陽。
- 江瑤:一種貝類,這裏比喻山石的形狀。
- 雲足:雲的底部。
- 鍾離房:鍾離是古代地名,這裏指山石的形狀像鍾離的房屋。
- 右凹:右側的凹陷處。
- 旋螺:螺旋狀。
- 太乙糧:傳說中神仙的食物,這裏指山洞中的石頭。
- 游履:行走的腳步。
- 迥失疲:遠行後不再感到疲倦。
- 歸悰:歸途中的心情。
- 澹將忘:平靜得快要忘記。
- 零雨:細雨。
- 滃四垂:瀰漫四周。
- 飛潤:飛濺的水珠。
- 山僧:山中的僧人。
- 茗:茶。
- 彷徨:徘徊不定。
翻譯
招人歸隱何必去深山,幽靜至極的地方就在這寬闊的大路旁。天然形成的高大建築,讓衆多美麗的景色盡收眼底,青翠的樹木環繞四周。山的南面像江瑤貝殼,雲的底部彷彿鍾離的房屋。右側的凹陷處如同螺旋,中間棲息着傳說中神仙的食物。遠行後不再感到疲倦,歸途中的心情平靜得快要忘記。細雨瀰漫四周,飛濺的水珠沾溼了衣裳。山中的僧人供完茶後,我欲離開卻仍徘徊不定。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幽靜的山景圖,通過對比深山與康莊的幽靜,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景的嚮往和留戀。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寫,如「江瑤」、「鍾離房」等,生動地展現了山石的奇特形狀。後半部分則通過細膩的筆觸,描繪了雨中的山景和歸途中的心情,展現了作者內心的寧靜與不捨。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和對歸隱生活的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