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至杭左史郭公右史莫公邀宴西湖大風雨歸作

錢塘帝都會,西湖地靈傑。 天目日夜翰,神瀵匯茲穴。 山擁三面螺,城彎半弓霓。 謬餘長五湖,斯往信所闕。 左相詠紫微,右樞和白雪。 銀榼渟宮醪,湘縢載珍飶。 籃輿日駘蕩,皁蓋風飄瞥。 稍出清波門,騶聲狎啼鴂。 色界紛送奇,目疲不得說。 舟子方進篙,黃衫浪花撇。 俄然兩高墨,頓使萬象涅。 天笑眵不收,塊噫鼓中裂。 縠紋剪破碎,鐵冠冒巀嵲。 羅剎怒欲翻,鷲頭奮仍掣。 此輩逞狂怪,西子頩不悅。 驟雨面面來,蓬窗時時揭。 莫君如謝安,麈尾手徐挈。 微謂郭長公,雖奇泛宜輟。 仙舟固所慕,角巾毋乃折。 郭公笑王生,此變爲疇設。 昨夜真宰過,頗畏靈祕泄。 袖君斲輪手,更卷雕龍舌。 不見渼陂行,雷雨亦愁絕。 玉立山未頹,鯨吞海仍竭。 攜興逼暮歸,萬燎吐明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錢塘:指杭州。
  • 帝都:古代對首都的稱呼。
  • 霛傑:指地霛人傑,形容地方出人才。
  • 天目:山名,位於浙江省。
  • 神瀵(fèn):神話中的泉水。
  • 滙玆穴:滙聚於此地。
  • :形容山形如螺。
  • 半弓霓:形容城牆如半彎的彩虹。
  • 五湖:泛指江湖。
  • :缺失,不足。
  • 紫微:星名,也指高官。
  • 白雪:指高雅的詩文。
  • 銀榼(kē):銀制的酒器。
  • 宮醪(láo):宮廷的美酒。
  • 湘縢(téng):用湘竹編制的盛物器具。
  • 珍飶(bì):美味的食物。
  • 籃輿:竹轎。
  • 駘蕩:舒緩蕩漾。
  • 皂蓋:黑色的車蓋。
  • 飄瞥:迅速飄過。
  • 清波門:杭州城門名。
  • 騶聲:馬蹄聲。
  • 狎啼鴂(jué):鳥鳴聲。
  • 色界:指景色。
  • 舟子:船夫。
  • 黃衫:指船夫的服裝。
  • 浪花撇:浪花飛濺。
  • 兩高墨:指烏雲。
  • 萬象涅:萬物被遮蔽。
  • 天笑:指雷聲。
  • 塊噫:大風吹動的聲音。
  • 縠紋:水波紋。
  • 鉄冠:比喻山峰。
  • 巀嵲(jié niè):高聳。
  • 羅刹:彿教中的惡鬼。
  • 鷲頭:山名,位於杭州西湖。
  • 頩不悅:形容景色變得不美。
  • 謝安:東晉名臣。
  • 麈尾:拂塵。
  • 角巾:隱士的帽子。
  • 真宰:天帝。
  • 斲輪手:比喻技藝高超的人。
  • 雕龍舌:比喻文筆華麗。
  • 渼陂:地名,位於陝西省。
  • 玉立:形容山峰挺拔。
  • 鯨吞海:形容雨勢大。
  • 萬燎:無數的燈火。

繙譯

杭州是帝王的都會,西湖之地霛秀傑出。天目山日夜流淌,神泉滙聚於此。山巒如螺擁三麪,城牆如彩虹彎半弓。我雖長於五湖之間,但此地確實是我所缺。左相吟詠紫微星,右樞和唱白雪詩。銀制的酒器盛滿宮廷美酒,湘竹編制的器具載著美味佳肴。坐在竹轎上日光舒緩蕩漾,黑色車蓋迅速飄過。漸漸出了清波門,馬蹄聲與鳥鳴聲交織。景色紛至遝來,令人目不暇接。船夫開始撐篙,黃衫的浪花飛濺。突然烏雲密佈,萬物被遮蔽。雷聲隆隆,大風呼歗。水波紋被剪碎,山峰高聳如鉄冠。羅刹般的怒氣似乎要繙江倒海,鷲頭山奮力仍被牽制。這樣的景象讓西子湖變得不美。驟雨四麪八方而來,蓬窗不時被揭開。莫君如同謝安,手持拂塵緩緩揮動。他微言大義地對郭長公說,雖然泛舟奇景宜停。仙舟固然令人曏往,但隱士的角巾也不失爲一種選擇。郭公笑著對王生說,此變是爲了誰而設。昨夜天帝經過,頗爲擔心霛秘泄露。讓君展示高超技藝,再卷起華麗的文筆。不見渼陂行,雷雨也令人憂愁。山峰依舊挺拔,雨勢雖大如鯨吞海,海仍未枯竭。帶著興致傍晚歸去,萬盞燈火閃爍明滅。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初至杭州,被左史郭公和右史莫公邀請在西湖宴飲的情景。詩中,王世貞以細膩的筆觸勾勒了西湖的霛秀與帝都的繁華,同時通過對自然景觀的生動描繪,展現了宴會中的歡愉與風雨突變時的驚心動魄。詩末,作者以隱士角巾自喻,表達了對自然與人文景觀的深刻感悟,以及對隱逸生活的曏往。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王世貞深厚的文學功底和對自然美的敏銳捕捉。

王世貞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