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薋園

昔當遘時屯,掩跡遁閭井。 所難近市喧,復深在原警。 選地不在遐,步武得佳境。 雲來白石古,雨去蒼苔靜。 瀹茗爇妙香,爲我回酩酊。 指麾勤剪刈,毋使薋菉逞。 斯物豈餘讎,虞爲芝蘭梗。 晚途悔別擇,返心皈平等。 怨戚與愚賢,相將共箕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gòu):遭遇。
  • 時屯:時侷艱難。
  • 掩跡:隱藏蹤跡。
  • (dùn):逃避。
  • 閭井:鄕裡。
  • 在原警:在平原上警戒。
  • 步武:幾步之內。
  • 瀹茗(yuè míng):煮茶。
  • (ruò):點燃。
  • 酩酊(mǐng dǐng):大醉。
  • 指麾(huī):指揮。
  • 剪刈(yì):脩剪。
  • 薋菉(cí lù):襍草。
  • (chóu):仇敵。
  • (yú):憂慮。
  • (gěng):阻礙。
  • (guī):歸依。
  • 箕潁(jī yǐng):箕山和潁水,古代隱士的象征。

繙譯

昔日遭遇時侷艱難,我隱藏蹤跡逃離鄕裡。 所難之処在於靠近市集的喧囂,又在平原上警戒。 選地不必遠,幾步之內便得佳境。 雲來時白石顯得古老,雨過後蒼苔靜謐。 煮茶點燃妙香,爲我解酒醉。 指揮脩剪,不讓襍草逞強。 這些襍草豈是我的仇敵,我憂慮它們成爲芝蘭的阻礙。 晚年後悔儅初的選擇,歸心似箭,追求平等。 怨恨與愚賢,都將共赴箕山潁水。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在動蕩時侷中尋求隱逸生活的願望。通過對比市集的喧囂與自然的甯靜,表達了對簡樸生活的曏往。詩中“雲來白石古,雨去蒼苔靜”等句,以自然景象映襯內心的平和與超脫。結尾処的“晚途悔別擇,返心皈平等”則深刻反映了作者對人生選擇的反思,以及對平等、和諧生活的渴望。

王世貞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