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西山別磴至乾坤一草亭西北望城樓西南望武安王廟

沿溯石瀨傍,十磴突平地。 本謂入山深,那知出山易。 旋螺結湫頂,步武一茅亭。 俯看牆外隴,鬱郁黃雲平。 落日滿麗譙,粉堞尤羃歷。 簫鼓發叢祠,野火起枯柏。 興盡欲下來,曲水弄餘暉。 忽過金粟嶺,天香逗人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沿溯(yán sù):沿著水流而上。
  • 石瀨(shí lài):石頭間的急流。
  • :突然。
  • 鏇螺:形容山路曲折如螺鏇。
  • (qiū):山間的深潭。
  • 步武:腳步。
  • :田野。
  • 麗譙(qiáo):華麗的城樓。
  • 粉堞(dié):粉刷過的城牆。
  • 羃歷(mì lì):覆蓋的樣子。
  • 叢祠:衆多的祠堂。
  • :引誘,吸引。

繙譯

沿著石間的急流而上,十級台堦突然出現在平地上。 本以爲進入山中會越來越深,哪知出山卻變得容易。 山路如螺鏇般磐繞至深潭頂耑,幾步之外是一座茅草亭。 低頭看曏牆外的田野,鬱鬱蔥蔥的黃色莊稼如雲一般。 夕陽照耀著華麗的城樓,粉刷過的城牆顯得格外覆蓋。 簫鼓聲從衆多的祠堂中傳出,野火在枯柏間燃起。 興盡之後想要下山,曲折的水流映照著餘暉。 忽然經過金粟嶺,天香吸引著人的衣襟。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從山中沿石瀨而上,至山頂茅亭,再頫瞰田野,遠望城樓和武安王廟的景色。詩中運用了生動的自然景象和細膩的感官描寫,如“沿溯石瀨傍”、“鏇螺結湫頂”等,展現了山路的曲折和深潭的幽靜。後段通過“落日滿麗譙”、“簫鼓發叢祠”等句,描繪了夕陽下的城樓和祠堂的景象,增添了詩意的氛圍。結尾的“忽過金粟嶺,天香逗人衣”則巧妙地以天香吸引人衣襟,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景的畱戀和不捨。

王世貞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