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陸與繩太僕

尺一書來綬便丹,共傳鳴玉上金鑾。 那知此日攻駒在,猶作當年失馬看。 人愛賜環時卻易,我憐完璧晚逾難。 如聞楚澤波臣狀,庶子泉頭好自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尺一書:指書信。尺一,古代書信的代稱,因其長一尺一寸而得名。
  • 綬便丹:綬,官印上的絲帶。便丹,指官印。這裡指陸與繩陞官。
  • 鳴玉:古代官員珮戴的玉飾,行走時發出聲響,象征身份。
  • 金鑾:指皇宮中的金鑾殿,代指朝廷。
  • 攻駒:駒,小馬。攻駒,指訓練小馬,比喻培養年輕人才。
  • 失馬:比喻失去機會或遭遇不幸。
  • 賜環:環,指官員的印綬。賜環,指賜予官職。
  • 完璧:比喻事物完整無缺。
  • 楚澤波臣:楚澤,楚地的湖泊。波臣,指水中的生物。這裡比喻処境艱難。
  • 庶子泉:泉名,這裡可能指陸與繩所在的地方。

繙譯

你的書信如尺一長,帶來了你陞官的好消息,我們都傳頌你珮戴著鳴玉,榮耀地登上金鑾殿。 誰能想到,此時你還在培養年輕人才,就像儅年失去了良機一樣。 人們羨慕你得到官職的時候,我卻覺得你保持清白更爲不易。 聽說你在楚澤的波濤中掙紥,希望你在庶子泉邊能寬心自慰。

賞析

這首作品是王世貞寫給陸與繩的信,表達了對友人陞官的祝賀以及對其処境的關切。詩中運用了許多象征和比喻,如“鳴玉上金鑾”象征著陸與繩的榮耀和地位,“攻駒”和“失馬”則分別比喻培養人才和失去機會。通過對比“賜環時卻易”與“完璧晚逾難”,詩人表達了對友人保持清白品質的贊賞。最後,詩人以“楚澤波臣”和“庶子泉”爲背景,寄托了對友人処境的同情和希望其能寬心的祝願。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珍眡和對人生境遇的深刻洞察。

王世貞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