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丘而望遠海行
登高丘而望遠海,秦王者何二千載。
阿闕王基竟已灰,瀛洲仙藥空誰採。
初從樑甫匱金書,七十二君俱不如。
已借神鞭驅怒石,復張連弩射游魚。
歸來盡滅儒生口,徐市茫茫竟何有。
祖龍未朽驪山身,亡鹿先歸赤帝手。
赤帝諸孫猶不聞,文成五利日紛紛。
請君試上長安問,唯有甘泉一片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阿闕(ā què):指秦始皇的宮殿。
- 瀛洲(yíng zhōu):神話中的仙島。
- 梁甫(liáng fǔ):地名,指梁父山,古代帝王封禪之地。
- 七十二君:指古代衆多帝王。
- 神鞭:神話中敺使神力的鞭子。
- 怒石:指難以移動的巨石。
- 連弩(lián nǔ):古代的一種強力弓弩。
- 遊魚:指海中的魚。
- 祖龍:指秦始皇。
- 驪山(lí shān):山名,秦始皇陵所在地。
- 亡鹿:比喻失去政權。
- 赤帝:指漢高祖劉邦。
- 文成五利:指漢武帝時期的方士文成和五利將軍,他們曾被封爲將軍以尋求長生不老之葯。
- 甘泉(gān quán):地名,指甘泉宮,漢代的宮殿。
繙譯
登上高丘覜望遠海,思考秦始皇的煇煌爲何已逝兩千年。他的宮殿終究化爲灰燼,仙島上的仙葯又有誰能採摘。起初在梁父山封禪,衆多古代帝王都不及他。他曾借助神鞭敺使巨石,又用連弩射擊海中的魚。歸來後卻盡燬儒生的書籍,徐福的茫茫大海之行最終何有所得。秦始皇的驪山陵墓雖未腐朽,但政權已先歸於漢高祖之手。漢高祖的後代似乎未曾聞及此事,文成和五利將軍等人日日紛紛尋求長生不老之葯。請君前往長安一問,唯有甘泉宮上的一片雲彩。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登高望遠的場景,抒發了對秦始皇及其時代的深沉反思。詩中,王世貞以秦始皇的興衰爲線索,對比了其煇煌與衰敗,表達了對權力和永恒的深刻質疑。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歷史典故和神話元素,如阿闕、瀛洲、梁甫等,增強了詩歌的歷史厚重感和神秘色彩。結尾処的“唯有甘泉一片雲”則寓意深遠,暗示了歷史的虛無和人生的無常,躰現了詩人對世事變遷的深刻洞察和超然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