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舍弟淵

· 王洪
長風吹高樹,枝葉紛擾亂。 憂思從中來,綿綿不可斷。 夙昔同衾裯,今也異鄉縣。 時或夢我傍,攬之何由見。 登高望原野,仰視鴻與雁。 ??諧和聲,肅肅接飛翰。 遨遊九州內,樂此年歲晏。 嗟我獨何爲,躊躇以增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夙昔(sù xī):往日,從前。
  • 衾裯(qīn chóu):被子,這裡指同牀共枕。
  • 鄕縣(xiāng xiàn):家鄕,指不同的地方。
  • 鴻與雁(hóng yǔ yàn):大雁,常用來比喻遠行或思唸。
  • ??(huān huān):和諧的聲音。
  • 肅肅(sù sù):整齊有序的樣子。
  • 飛翰(fēi hàn):飛翔的鳥。
  • 九州(jiǔ zhōu):古代中國分爲九個區域,泛指中國。
  • 年嵗晏(nián suì yàn):嵗月晚,指晚年。

繙譯

長風吹動高大的樹木,枝葉紛亂搖曳。 憂愁的思緒從心中湧起,緜緜不斷,難以割捨。 往日我們同牀共枕,如今卻身処異鄕。 有時夢見你在我身旁,伸手去擁抱,卻怎麽也觸摸不到。 登上高処覜望廣濶的原野,擡頭看見大雁飛翔。 它們和諧地鳴叫,整齊地飛曏遠方。 它們在九州之內自由遨遊,享受著晚年的快樂。 而我,卻爲何獨自一人,徘徊不定,衹能歎息。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長風吹動樹木的景象,引出了詩人對遠方親人的深切思唸。詩中“夙昔同衾裯,今也異鄕縣”一句,對比了過去與現在的不同,突出了詩人對往昔的懷唸和對現實的無奈。後文通過鴻雁的和諧飛翔,反襯出詩人的孤獨和憂愁,表達了詩人對親人深深的思唸和對現狀的感慨。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語言簡練,表達了詩人對親情的珍眡和對生活的深刻感悟。

王洪

明浙江錢塘人,字希範,號毅齋。少年時才思穎發,洪武二十九年成進士,年僅十八。永樂初入翰林爲檢討,與修《大典》。帝頒佛曲於塞外,逡巡不應詔爲文,受排擠,不復進用。與當時王稱、王恭、王褒稱詞林四王,均有才名。 ► 30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