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文筆峯

炎洲窮滅沒,岡巒互參次。 卓矣文筆峯,崚嶒拔平地。 壁立無因援,絕巘削如刺。 丹梯入鳥道,秀色天門侍。 始歷尚逶迤,望望轉穹邃。 陰洞引奎芒,石几繡霞帔。 含毫日五色,點染氤氳賁。 滄海環墨池,奇甸標靈閟。 遙憶鴻濛初,妙有分萬類。 高下還清濁,川嶽界殊位。 不知浩茫中,地脈潛何寄。 突然五指伸,復此擎一臂。 巨靈不可測,清淑羨含異。 嶽降豈偶然,作者誰當畀。 我本山中人,微尚耽仁智。 朅來俯八極,覽化窺元始。 顧己慚鉛鍔,叨名廁簪珥。 斯文誠在茲,吾黨責誰諉。 夙希青鏤管,願授紫庭祕。 稽首祈山靈,浩歌發幽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炎洲:指南方炎熱之地。
  • 窮滅沒:形容極端偏遠,人跡罕至。
  • 岡巒:連綿的山嶺。
  • 參次:錯落不齊。
  • 卓矣:卓越,突出。
  • 崚嶒(léng céng):形容山峯高聳險峻。
  • :超出,高出。
  • 壁立:像牆壁一樣直立。
  • :攀援。
  • 絕巘(jué yǎn):絕壁,陡峭的山峯。
  • 削如刺:形容山峯尖銳如刺。
  • 丹梯:紅色的階梯,比喻險峻的山路。
  • 秀色:美麗的景色。
  • 天門:指山頂的門狀景觀。
  • 逶迤(wēi yí):曲折綿延。
  • 望望:遠望。
  • 穹邃(qióng suì):高遠深邃。
  • 陰洞:山洞。
  • 引奎芒:引出星光,比喻洞內光線。
  • 石几:石制的几案。
  • 霞帔(xiá pèi):彩霞般的披肩,比喻石几上的圖案。
  • 含毫:指書寫。
  • 日五色:形容色彩斑斕。
  • 點染:點綴。
  • 氤氳(yīn yūn):形容雲霧繚繞。
  • (bēn):光彩奪目。
  • 滄海:大海。
  • 奇甸:奇異的地方。
  • 靈閟(líng bì):神祕而幽深。
  • 鴻濛初:宇宙初開之時。
  • 妙有:微妙的存在。
  • 萬類:萬物。
  • 高下:高低。
  • 清濁:清澈與混濁。
  • 川嶽:河流與山嶽。
  • 殊位:不同的位置。
  • 浩茫:廣闊無邊。
  • 地脈:地理的脈絡。
  • 潛何寄:隱藏在何處。
  • 五指伸:比喻山峯如手指般伸展。
  • 巨靈:巨大的力量。
  • 清淑:清新美好。
  • 含異:蘊含奇異。
  • 嶽降:山嶽的降生。
  • 作者:創造者。
  • (bì):給予。
  • 微尚:微小的願望。
  • 耽仁智:沉醉於仁德與智慧。
  • 朅來(qiè lái):離去。
  • 俯八極:俯瞰四面八方。
  • 覽化:觀察變化。
  • 窺元始:窺探宇宙的起源。
  • 顧己:回顧自己。
  • 鉛鍔(qiān è):鉛筆,比喻文才。
  • 叨名:貪圖名聲。
  • 廁簪珥(cè zān ěr):混雜在貴族之中。
  • 斯文:文化。
  • 吾黨:我們這些人。
  • 責誰諉:責任推給誰。
  • 夙希:早有希望。
  • 青鏤管:精美的筆。
  • 願授:希望得到。
  • 紫庭祕:宮廷的祕密。
  • 稽首:叩頭。
  • 祈山靈:向山神祈禱。
  • 浩歌:大聲歌唱。
  • 發幽致:表達深遠的意境。

翻譯

在南方炎熱的荒涼之地,山嶺連綿,錯落不齊。其中有一座卓越的文筆峯,高聳險峻,拔地而起。它像牆壁一樣直立,無法攀援,陡峭的山峯尖銳如刺。紅色的階梯通向險峻的山路,美麗的景色如同天門般侍立。開始時山路曲折綿延,遠望則顯得高遠深邃。山洞內光線如星光般引出,石制的几案上繡着彩霞般的圖案。書寫時色彩斑斕,點綴着雲霧繚繞的景象,光彩奪目。大海環繞着墨池,奇異的地方顯得神祕而幽深。回想宇宙初開之時,微妙的存在分出了萬物。高低清濁,河流與山嶽各有不同的位置。不知在廣闊無邊中,地理的脈絡隱藏在何處。突然間山峯如手指般伸展,再次擎起一臂。巨大的力量不可測,清新美好的景色蘊含奇異。山嶽的降生豈是偶然,創造者又是誰給予的?我本是山中之人,微小的願望沉醉於仁德與智慧。離去後俯瞰四面八方,觀察變化,窺探宇宙的起源。回顧自己,慚愧於文才,貪圖名聲而混雜在貴族之中。文化確實在此,我們這些人責任推給誰呢?早有希望得到精美的筆,希望得到宮廷的祕密。向山神祈禱,大聲歌唱,表達深遠的意境。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文筆峯的雄偉壯觀,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比喻,展現了山峯的險峻與美麗。詩中,「卓矣文筆峯,崚嶒拔平地」等句,直接讚美了山峯的高聳與險峻,而「丹梯入鳥道,秀色天門侍」則通過色彩與景色的描繪,增添了詩意的美感。後文通過對宇宙起源與地理脈絡的思考,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與宇宙的敬畏之情,以及對文化傳承的責任感。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深厚的文學功底與對自然的熱愛。

王弘誨

明廣東瓊州定安人,字少傳,號忠銘。嘉靖四十四年進士。選庶吉士,官至南京禮部尚書。初釋褐,值海瑞廷杖下詔獄,力調護之。張居正當國,作《火樹篇》、《春雪歌》以諷。有《天池草》、《尚友堂稿》。 ► 5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