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午春興四首時在彭澤江上

青郊迎氣轉鴻鈞,玉律初回禹甸春。 行客不知梅節換,東風惟見柳條新。 江湖目極心偏切,池草詩成夢更親。 笑煞洛陽裁勝者,看花猶是昔年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鴻鈞:指天或大自然。
  • 玉律:古代用來校正樂音標準的琯狀儀器。引申爲標準、準則。
  • 禹甸:指中國。
  • 梅節:梅花盛開的季節,即春天。
  • 池草:池邊的草,常用來形容春天的景色。
  • 裁勝者:指制作花勝的人。花勝是古代婦女戴在頭上的一種裝飾品。

繙譯

春天來臨,郊外的氣息隨著大自然的循環而轉變,樂律的標準也隨著春天的到來而更新,中國的土地上迎來了新春。行走的旅人竝不知道梅花盛開的季節已經變換,衹看到東風吹拂下,柳枝已經長出了新芽。我極目遠望江湖,心中感到特別的親切,池邊的草詩意盎然,夢境也變得更加親近。笑著看那些洛陽制作花勝的人,他們觀賞花朵時,仍然是那些昔日的賞花人。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天來臨時的景象,通過“鴻鈞”、“玉律”等詞語,表達了自然界和時間的循環更新。詩中“行客不知梅節換,東風惟見柳條新”一句,既展現了春天的變化,又隱含了對時光流轉的感慨。後兩句則通過“江湖目極心偏切,池草詩成夢更親”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深情和對詩歌創作的熱愛。結尾的“笑煞洛陽裁勝者,看花猶是昔年人”則帶有對往昔的懷唸和對不變之美的贊歎。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對春天和生活的熱愛。

王弘誨

明廣東瓊州定安人,字少傳,號忠銘。嘉靖四十四年進士。選庶吉士,官至南京禮部尚書。初釋褐,值海瑞廷杖下詔獄,力調護之。張居正當國,作《火樹篇》、《春雪歌》以諷。有《天池草》、《尚友堂稿》。 ► 5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