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秋有事園陵同任白甫詠
城市厭煩囂,茲遊愜吾素。
平明辭國門,迥抱滄洲趣。
林幽朝暾薄,野曠晴雲護。
維時秋氣中,金飆散輕霧。
駕言將安從,遙企陵園路。
佳氣正鬱蔥,王程戒朝暮。
啓處誠不遑,心賞詎雲負。
況茲同聲侶,託乘相歡晤。
壺觴時共適,魚鳥一回顧。
緬想塵外蹤,於焉探隹句。
登高愧大夫,搦管何當賦。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仲秋:秋季的第二個月,即農曆八月。
- 有事:有特定的任務或活動。
- 園陵:陵園,通常指帝王或貴族的墓地。
- 任白甫:人名,可能是詩人的朋友或同僚。
- 吾素:我平素的愛好或習慣。
- 平明:天剛亮的時候。
- 國門:京城的城門。
- 迥抱:遠眺,遠望。
- 滄洲:指遙遠的水邊,常用來比喻隱居的地方。
- 朝暾:初升的太陽。
- 金飆:秋風。
- 啓處:起居,這裏指旅途中的休息。
- 不遑:沒有空閒。
- 心賞:內心的欣賞和享受。
- 同聲侶:志同道合的朋友。
- 託乘:同乘一車。
- 壺觴:酒器,代指飲酒。
- 塵外蹤:超脫塵世的生活或足跡。
- 隹句:佳句,優美的詩句。
- 搦管:執筆。
翻譯
在仲秋時節,我有任務前往園陵,與任白甫一同詠詩。 城市的生活讓我厭倦了喧囂,這次出遊滿足了我平素的愛好。 天剛亮我就離開了京城,遠眺水邊的隱居之地,感到心曠神怡。 森林深處,初升的太陽顯得微弱,野外的天空晴朗,雲彩像是在守護着這片土地。 此時正值秋天的中期,秋風散去了輕霧。 我駕車前往何處?遙望着通往陵園的路。 那裏的景色鬱鬱蔥蔥,我必須遵守朝暮的行程。 旅途中的休息實在沒有空閒,但內心的欣賞和享受並未辜負。 何況還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我們同乘一車,相互歡聚。 不時地舉杯共飲,魚鳥的偶爾一瞥也讓人愉悅。 我懷念那些超脫塵世的生活足跡,於是探尋優美的詩句。 作爲登高的大夫,我執筆賦詩,不知何時能有所成就。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仲秋時節前往園陵的旅途經歷和內心感受。詩中通過對自然景色的細膩描繪,展現了秋天的寧靜與美麗,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喧囂城市生活的厭倦和對自然、詩歌的嚮往。詩人與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同出遊,共享自然之美,體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生活的熱愛。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對詩歌創作的熱情。
王弘誨
明廣東瓊州定安人,字少傳,號忠銘。嘉靖四十四年進士。選庶吉士,官至南京禮部尚書。初釋褐,值海瑞廷杖下詔獄,力調護之。張居正當國,作《火樹篇》、《春雪歌》以諷。有《天池草》、《尚友堂稿》。
► 513篇诗文
王弘誨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仲秋休沐日同崇文僚佐汎舟遊西山即事二首 》 —— [ 元 ] 周伯琦
- 《 感寓 》 —— [ 明 ] 童軒
- 《 甲寅八月約大田衚衕登釣臺次舊韻 》 —— [ 明 ] 張天賦
- 《 八月上峽 》 —— [ 唐 ] 李頻
- 《 韓尚書南澗公之從弟德文爲東廣常平上幕丙寅八月上旬護印迎 》 —— [ 宋 ] 曾豐
- 《 辛丑仲秋過母舅竹塢草堂,流連數日,賦得長句 》 —— [ 清 ] 嚴熊
- 《 八月接東村書聞遂移居盤陽以詩代柬贈答 》 —— [ 清 ] 李鍇
- 《 丁巳八月陳芷雲郵示五十自壽詩索和爰成四首奉寄 其三 》 —— [ 清 ] 鄭國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