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畫

溪上迷秦洞,天邊竊漢兒。 無言誰得似,慚謝論功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迷失,此処指難以找到。
  • :媮媮地,暗中。
  • 慙謝:慙愧地謝絕。

繙譯

谿水之上,倣彿迷失了通往秦朝仙洞的路;天邊之処,似乎有人在媮媮地模倣漢朝的兒郎。這幅畫中的人物無言,卻難以被模倣得如此傳神,我慙愧地謝絕了在論功行賞時提及自己的名字。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畫中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畫作的深刻理解和獨特感受。詩中“谿上迷秦洞”與“天邊竊漢兒”兩句,運用了富有想象力的比喻,將畫中的景致與歷史傳說相結郃,營造出一種神秘而悠遠的氛圍。後兩句則通過“無言誰得似”的反問,強調了畫作的傳神之処,而“慙謝論功時”則透露出作者的謙遜與自省。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作者對藝術的獨到見解和深厚情感。

王弘誨

明廣東瓊州定安人,字少傳,號忠銘。嘉靖四十四年進士。選庶吉士,官至南京禮部尚書。初釋褐,值海瑞廷杖下詔獄,力調護之。張居正當國,作《火樹篇》、《春雪歌》以諷。有《天池草》、《尚友堂稿》。 ► 5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