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紀五子篇汪司馬道昆

司馬誠國器,豁落不庸庸。 兼濟文武資,南北倚折衝。 愛弟若一身,憐才見春風。 五十佐元樞,猶在塞與通。 高臥黃山表,健筆吐如虹。 珠璣走荒裔,金石耀幽宮。 如發汲郡藏,孰當檀左鋒。 自餘友太原,涊然畏雕蟲。 濟南貴葉玉,物論時不同。 所以千秋葉,唾手歸宗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豁落:豁達不羈。
  • 庸庸:平庸。
  • 文武資:文才和武略。
  • 折沖:觝禦、觝抗。
  • 元樞:重要的職位。
  • 塞與通:指邊疆與內地。
  • 黃山:指黃山,位於安徽省。
  • 健筆:有力的筆法。
  • 珠璣:比喻美好的詩文或詞句。
  • 荒裔:邊遠地區。
  • 金石:指銘刻在金屬或石頭上的文字。
  • 幽宮:深邃的宮殿。
  • 汲郡藏:指汲郡的寶藏,比喻珍貴的文化遺産。
  • 檀左鋒:檀木制成的鋒利兵器,比喻鋒利的才華。
  • 涊然:形容清澈。
  • 雕蟲:比喻小技或小道。
  • 濟南貴葉玉:指濟南的葉玉,可能指某位有才華的人。
  • 物論:公衆的議論。
  • 千鞦葉:比喻永久的成就。
  • 宗工:指宗匠,即技藝高超的工匠。

繙譯

司馬真是國家的棟梁,豁達不羈,不流於平庸。他既有文才又有武略,是南北邊疆的倚重。他愛他的弟弟如同愛自己,憐惜人才如同春風。五十嵗時仍擔任重要職位,活躍在邊疆與內地。他高臥在黃山之巔,筆力雄健如虹。他的詩文如珠璣般流傳在邊遠地區,他的銘文如金石般閃耀在深邃的宮殿。他的才華如同發掘了汲郡的寶藏,誰能觝擋他的鋒芒。我與他結交,清澈如水,敬畏雕蟲小技。濟南的葉玉,公衆的議論時常不同。因此,他的成就如同千鞦之葉,輕易地歸於技藝高超的宗匠。

賞析

這首作品贊美了司馬汪道崑的才華與貢獻,通過豐富的比喻和生動的描繪,展現了他的文武全才和爲國家所做的貢獻。詩中“豁落不庸庸”、“兼濟文武資”等句,直接表達了對他非凡才能的贊賞。同時,通過對黃山、珠璣、金石等意象的運用,進一步以自然景觀和珍貴物品來比喻他的詩文和銘文的卓越。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王世貞對汪道崑的敬仰之情。

王世貞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