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再貽於鱗

飄風起何因,吹氛蕩華月。 爲照雖未周,疇能譏其缺。 衆草媚春暉,亭亭違陽柏。 雪霜心已知,侵凌表孤直。 秉道不見明,愚者嗤無益。 覼縷類讒詞,要子在深擇。 子其寧爾懷,齊軌之中陌。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飄風:飄動的風,指風。
  • :指雲霧之氣。
  • 華月:明亮的月亮。
  • :誰。
  • :討好,迎合。
  • 亭亭:挺拔直立的樣子。
  • 違陽:不向陽,指不迎合。
  • 雪霜心:比喻堅貞不屈的心志。
  • 侵凌:侵犯,欺凌。
  • 秉道:堅持正道。
  • 覼縷:詳細敘述。
  • 讒詞:誹謗的話。
  • 中陌:正道。

翻譯

風爲何而起,吹散雲霧,露出明亮的月亮。雖然月光未能照遍每一處,但誰能因此批評它的不足呢?衆多的草木都在迎合春日的溫暖,而那挺拔的柏樹卻不向陽。它的心志早已知曉雪霜的考驗,即使被侵凌,也依然孤直不屈。堅持正道卻不見得被理解,愚者嘲笑這毫無益處。我詳細地向你敘述這些,就像是在說些誹謗的話,但重要的是你要深思熟慮。你應當堅定你的想法,走在正道之上。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風、月、草木和柏樹的比喻,表達了作者對堅持正道、不隨波逐流的堅定態度。詩中,「飄風」、「華月」象徵着變幻莫測的外界環境,而「衆草媚春暉」與「亭亭違陽柏」則形成了鮮明對比,突出了柏樹孤直不屈的品質。最後,作者勸誡友人要堅定信念,不被外界所動搖,走自己的正道。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高尚品質的追求和對友人的殷切期望。

王世貞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