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圖應制

· 李嶠
瑞塔千尋起,仙輿九日來。 萸房陳寶席,菊橤散花臺。 御氣鵬霄近,升高鳳野開。 天歌將梵樂,空裏共裴回。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瑞塔:指慈恩寺的塔,因其建築精美,被視爲吉祥之物。
  • 仙輿:指皇帝的車駕,比喻皇帝如同仙人降臨。
  • 萸房:指茱萸的果實,古人重陽節有佩戴茱萸的習俗。
  • 菊橤:菊花的花蕊。
  • 御氣:指皇帝的氣息或威嚴。
  • 鵬霄:比喻極高的天空,這裏指皇帝的威嚴直達天際。
  • 鳳野:比喻皇帝所在的地方,如同鳳凰棲息的聖地。
  • 天歌:指天上的歌聲,比喻皇帝的頌歌。
  • 梵樂:佛教音樂。
  • 裴回:徘徊,來回走動。

翻譯

吉祥的塔高聳入雲,皇帝的車駕在重陽節到來。 茱萸的果實擺在寶席上,菊花的花蕊點綴着花臺。 皇帝的威嚴直達天際,登上高處,皇帝所在的地方如同鳳凰棲息的聖地展開。 天上的歌聲與佛教音樂交織,在空中迴盪。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重陽節皇帝登慈恩寺塔的盛況,通過「瑞塔」、「仙輿」等詞語展現了節日的莊嚴與喜慶。詩中「萸房」、「菊橤」等細節描寫,增添了節日的文化氛圍。後兩句以「御氣鵬霄」、「鳳野」等意象,表達了皇帝的威嚴與尊貴,以及與天同慶的宏大場面。整首詩語言華麗,意境開闊,充分展現了唐代宮廷詩歌的特色。

李嶠

李嶠

唐趙州贊皇人,字巨山。年二十,擢進士第,舉制策甲科。累遷給事中。武則天時,來俊臣興狄仁傑獄,嶠複驗,辯其無罪,忤旨,出爲潤州司馬。旋入爲鳳閣舍人,文冊大號令,多委其主之。聖歷初,與姚崇偕遷同鳳閣鸞臺平章事,俄轉鸞臺侍郎,依舊平章事,監修國史。中宗神龍初,貶通州刺史,數月即召回,旋又拜相。睿宗即位,再被貶,尋以年老致仕。玄宗時貶廬州別駕卒,年七十。工詩文,與蘇味道齊名,並稱蘇李,又與蘇味道、崔融、杜審言號文章四友。有集。 ► 199篇诗文

李嶠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