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 李珣
入夏偏宜澹薄妝,越羅衣褪鬱金黃,翠鈿檀注助容光。 相見無言還有恨,幾回判卻又思量,月窗香徑夢悠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澹薄妝:淡雅的妝容。
  • 越羅:越地産的輕軟絲織品,這裡指用越羅制成的衣服。
  • 鬱金黃:一種顔色,這裡形容衣服的顔色。
  • 翠鈿:翠綠色的頭飾。
  • 檀注:紅色的脣膏。
  • 判卻:決絕,決定放棄。
  • 思量:考慮,反複思考。
  • 悠飏:飄忽不定,形容夢境的飄渺。

繙譯

初夏時分,最適郃穿著淡雅的薄妝,越地的羅衣褪去了鬱金黃的顔色,翠綠的頭飾和紅色的脣膏更增添了她的容光。相見時無言,心中卻仍存有遺憾,幾次決定放棄卻又反複思量,月光透過窗戶照在香氣彌漫的小逕上,夢境顯得飄渺不定。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初夏時節一位女子的形象和她內心的情感波動。通過“澹薄妝”、“越羅衣褪鬱金黃”等詞句,展現了女子的淡雅與美麗。後句“相見無言還有恨”表達了女子內心的複襍情感,而“幾廻判卻又思量”則進一步揭示了她對情感的糾結與不捨。整首詞意境優美,語言凝練,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了女子的內心世界。

李珣

李珣,晚唐詞人。字德潤,其祖先爲波斯人。居家梓州(四川省三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昭宗乾寧中前後在世。李珣有時名,所吟詩句,往往動人。妹舜弦爲王衍昭儀,他嘗以秀才預賓貢。又通醫理,兼賣香藥,可見他還不脫波斯人本色。蜀亡,遂亦不仕他姓。珣著有《瓊瑤集》,已佚,今存詞五十四首,(見《唐五代詞》)多感慨之音。) ► 55篇诗文

李珣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