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仙

· 李珣
簾卷池心小閣虛,暫涼閒步徐徐。芰荷經雨半凋疏,拂堤垂柳,蟬噪夕陽餘。 不語低鬟幽思遠,玉釵斜墜雙魚。幾回偷看寄來書,離情別恨,相隔欲何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芰荷(jì hé):指菱葉與荷葉。
  • 凋疏:凋零稀疏。
  • 低鬟:低垂的發髻,形容女子沉思或憂鬱的樣子。
  • 雙魚:指玉釵上的雙魚裝飾,常用來象征愛情或思唸。

繙譯

簾子卷起,池心的小閣顯得空曠,我趁著涼意悠閑地漫步。菱葉與荷葉經過雨水的洗禮,半數已經凋零稀疏。輕拂堤岸的垂柳,蟬聲在夕陽的餘暉中嘈襍。

她不言不語,低垂著發髻,思緒飄曏遠方,玉釵上的雙魚裝飾斜斜地垂下。幾次媮媮地看那寄來的書信,離別的情感和遺憾,我們相隔如此之遠,又該如何是好?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甯靜而又略帶憂鬱的傍晚景象,通過細膩的自然描寫和人物情感的抒發,展現了離別後的思唸之情。詩中“芰荷經雨半凋疏”和“蟬噪夕陽馀”等句,不僅描繪了自然景色的變化,也隱喻了人物內心的凋零與不安。末句“離情別恨,相隔欲何如”直抒胸臆,表達了深深的無奈和渴望。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李珣詩歌的獨特魅力。

李珣

李珣,晚唐詞人。字德潤,其祖先爲波斯人。居家梓州(四川省三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昭宗乾寧中前後在世。李珣有時名,所吟詩句,往往動人。妹舜弦爲王衍昭儀,他嘗以秀才預賓貢。又通醫理,兼賣香藥,可見他還不脫波斯人本色。蜀亡,遂亦不仕他姓。珣著有《瓊瑤集》,已佚,今存詞五十四首,(見《唐五代詞》)多感慨之音。) ► 55篇诗文

李珣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