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亂石山作

漲海積稽天,羣山高嶪地。 相傳稱亂石,圖典失其事。 懸危悉可驚,大小都不類。 乍將雲島極,還與星河次。 上聳忽如飛,下臨仍欲墜。 朝暾赩丹紫,夜魄炯青翠。 穹崇霧雨蓄,幽隱靈仙閟。 萬尋掛鶴巢,千丈垂猿臂。 昔去景風涉,今來姑洗至。 觀此得詠歌,長時想精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漲海:海水洶涌澎湃。
  • 稽天:觸及天空。
  • 嶪地(yè dì):高聳入雲。
  • 懸危:高懸而危險。
  • :忽然。
  • 雲島:雲中的島嶼。
  • 星河:銀河。
  • 上聳:向上高聳。
  • 下臨:向下俯瞰。
  • 朝暾(zhāo tūn):早晨的陽光。
  • 赩丹紫(xì dān zǐ):形容陽光照耀下的紅色和紫色。
  • 夜魄:夜晚的月亮。
  • 炯青翠:明亮而青翠。
  • 穹崇(qióng chóng):高大。
  • 靈仙閟(bì):神祕的仙境。
  • 萬尋:極言其高。
  • 景風:和風。
  • 姑洗:古代樂律名。

翻譯

海水洶涌澎湃,觸及天空,羣山高聳入雲。 傳說中稱之爲亂石山,圖冊中卻失去了其記載。 高懸而危險,大小形狀都與衆不同。 忽然間彷彿是雲中的島嶼,又像是銀河旁的星辰。 向上高聳如同飛翔,向下俯瞰仍感搖搖欲墜。 早晨的陽光照耀下,紅色和紫色交織,夜晚的月亮明亮而青翠。 高大之處雲霧繚繞,隱藏着神祕的仙境。 高處掛着鶴巢,長臂猿在千丈懸崖上垂下。 昔日和風徐來,今日姑洗樂律至。 觀此景象,得詠歌之靈感,長久地想象其精妙奇異。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南海亂石山的壯觀景象,通過豐富的想象和生動的語言,展現了山的高聳、海的洶涌以及自然界的神祕。詩中運用了大量的誇張和比喻手法,如「漲海積稽天」、「羣山高嶪地」等,形象地描繪了山海的雄偉。同時,通過對朝霞和夜月的描繪,增添了詩意的美感。整首詩充滿了對自然奇觀的讚歎和嚮往,體現了詩人對大自然的深刻感受和豐富的想象力。

杜審言

杜審言

杜審言,字必簡,唐朝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後遷居河南鞏縣,官修文館直學士。唐高宗咸亨進士,唐中宗時,因與張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峯州(今越南越池東南)。曾任隰城尉、洛陽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館直學士,與李嶠、崔融、蘇味道被稱爲“文章四友”,是唐代“近體詩”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樸素自然。其五言律詩,格律謹嚴。原有集,已散佚,後人輯有《杜審言詩集》。 ► 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