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康五庭芝望月有懷

明月高秋迥,愁人獨夜看。 暫將弓並曲,翻與扇俱團。 霧濯清輝苦,風飄素影寒。 羅衣一此鑑,頓使別離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jiǒng):遠。
  • (zhuó):洗滌。
  • :鏡子,這裡比喻月光。

繙譯

明亮的鞦月高懸在遙遠的天空,孤獨的人在夜晚獨自凝望。 月亮暫時像彎曲的弓一樣,隨後又像圓扇一樣圓滿。 月光在霧中洗滌,顯得格外清苦,風中飄動的月影帶著寒意。 羅衣在這樣的月光下被照亮,頓時使得離別變得更加難以承受。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孤獨的人在鞦夜中望月的情景,通過月亮的形態變化和月光的特點,表達了詩人對離別的深切感受。詩中,“明月高鞦迥”一句,既描繪了月亮的明亮和鞦夜的深遠,又隱喻了詩人內心的孤寂。後文通過對月亮形態的比喻和對月光清苦、寒意的描寫,進一步加深了這種孤獨和離別的情感。最後,以羅衣被月光照亮爲喻,形象地表達了離別之難,使得整首詩情感深沉,意境淒美。

杜審言

杜審言

杜審言,字必簡,唐朝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後遷居河南鞏縣,官修文館直學士。唐高宗咸亨進士,唐中宗時,因與張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峯州(今越南越池東南)。曾任隰城尉、洛陽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館直學士,與李嶠、崔融、蘇味道被稱爲“文章四友”,是唐代“近體詩”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樸素自然。其五言律詩,格律謹嚴。原有集,已散佚,後人輯有《杜審言詩集》。 ► 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