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州月城樓送辛判官入奏

· 岑參
送客飛鳥外,城頭樓最高。 樽前遇風雨,窗裏動波濤。 謁帝向金殿,隨身唯寶刀。 相思灞陵月,祗有夢偏勞。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陝州:古地名,今河南省三門峽市陝州區。
  • 月城樓:城樓名,具體位置不詳。
  • 辛判官:判官是唐代官職,辛判官即姓辛的判官。
  • 飛鳥外:形容城樓極高,彷彿在飛鳥之上。
  • 樽前:酒杯前,指飲酒的地方。
  • 謁帝:拜見皇帝。
  • 金殿:指皇宮中的殿堂。
  • 寶刀:珍貴的刀,這裏可能指辛判官的佩刀。
  • 灞陵:地名,在今陝西省西安市東,古代著名的送別之地。
  • 祗有:只有。

翻譯

在飛鳥之外的高樓城頭送別客人, 城樓之上,我們飲酒時遭遇了風雨, 窗內波濤洶涌,彷彿能感受到外面的風浪。 你將前往金殿拜見皇帝,隨身只帶了寶刀, 在灞陵的月光下,唯有夢境能寄託我對你的思念。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在陝州月城樓上送別辛判官的情景。詩中,「飛鳥外」和「城頭樓最高」形象地描繪了城樓的高聳,增強了送別時的壯闊氛圍。風雨和波濤的描寫,不僅增添了詩中的動態美,也隱喻了旅途的艱險。最後兩句通過「灞陵月」和「夢偏勞」表達了詩人對辛判官的深切思念和不捨之情,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對友情的珍視。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岑參送別詩中的佳作。

岑參

岑參

岑參(cénshēn),唐代詩人,原籍南陽(今屬河南新野),遷居江陵(今屬湖北)。漢族,荊州江陵(湖北江陵)人,去世之時56歲,是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其詩歌富有浪漫主義的特色,氣勢雄偉,想象豐富,色彩瑰麗,熱情奔放,尤其擅長七言歌行。 ► 4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