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薛弁歸河東

· 岑參
薛侯故鄉處,五老峯西頭。 歸路秦樹滅,到鄉河水流。 看君馬首去,滿耳蟬聲愁。 獻賦今未售,讀書凡幾秋。 應過伯夷廟,爲上關城樓。 樓上能相憶,西南指雍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五老峯:位於江西省九江市廬山東南,因山的絕頂被埡口所斷,分成並列的五個山峯,仰望儼若席地而坐的五位老翁,故人們便把這原出一山的五個山峯統稱爲「五老峯」。
  • 秦樹:指秦地的樹木,這裏用來形容薛弁歸途中的景色。
  • 獻賦:指向朝廷獻上自己的文學作品,以求得官職或賞識。
  • :這裏指得到賞識或錄用。
  • 伯夷廟:伯夷是商朝末年的人物,因不願食周粟而餓死,後世尊爲節義的典範,建廟紀念。
  • 雍州:古代九州之一,大致包括今天的陝西、甘肅一帶。

翻譯

薛侯啊,你的故鄉就在那五老峯的西邊。 你歸去的路上,秦地的樹木漸漸消失,而你將到達的家鄉,河水依舊流淌。 看着你的馬車遠去,耳邊滿是蟬鳴,讓人心生憂愁。 你獻上的賦文至今未得到賞識,你苦讀了多少個春秋。 你應當會經過伯夷廟,然後登上關城樓。 在樓上,你能回想起我們,向西南望去,那裏是雍州的方向。

賞析

這首詩是岑參送別薛弁歸鄉時所作,詩中通過對薛弁歸途景色的描繪,表達了對友人的深切懷念和不捨。詩中「秦樹滅」與「河水流」形成對比,突出了離別的哀愁和家鄉的恆久。末句「樓上能相憶,西南指雍州」則寄託了對友人的思念和希望,展現了詩人深沉的情感和對友情的珍視。

岑參

岑參

岑參(cénshēn),唐代詩人,原籍南陽(今屬河南新野),遷居江陵(今屬湖北)。漢族,荊州江陵(湖北江陵)人,去世之時56歲,是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其詩歌富有浪漫主義的特色,氣勢雄偉,想象豐富,色彩瑰麗,熱情奔放,尤其擅長七言歌行。 ► 4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