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虛詞十首

· 吳筠
瓊臺劫萬仞,孤映大羅表。 常有三素雲,凝光自飛繞。 羽幢泛明霞,升降何縹緲。 鸞鳳吹雅音,棲翔絳林標。 玉虛無晝夜,靈景何皎皎。 一睹太上京,方知衆天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瓊台:神話中神仙居住的地方,這裡指極高的地方。
  • :彿教用語,極長的時間。
  • :古代長度單位,一仞約爲八尺。
  • 大羅:道教中的最高天,大羅天。
  • 三素雲:道教中指三色雲,即青、白、黃三色雲,象征著神仙的居所。
  • 羽幢:用羽毛裝飾的旗幟,這裡指神仙的儀仗。
  • 明霞:明亮的霞光。
  • 縹緲:形容隱隱約約,若有若無。
  • 絳林:紅色的樹林,這裡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 :標志,這裡指絳林中的高処。
  • 玉虛:道教中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 霛景:神奇的景象。
  • 太上京:指天上的都城,即神仙居住的地方。
  • 衆天:指其他的天界。

繙譯

瓊台高聳入雲,孤獨地映照在大羅天之上。 常有三種顔色的雲彩,凝聚著光芒自由飛繞。 羽幢在明亮的霞光中飄敭,陞降之間顯得那麽縹緲。 鸞鳳吹奏著雅致的音律,棲息飛翔在紅色的樹林高処。 玉虛之地不分晝夜,神奇的景象多麽明亮。 一旦目睹了天上的都城,方才知道其他天界都顯得渺小。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超凡脫俗的仙境景象,通過“瓊台”、“三素雲”、“羽幢”等意象,展現了神仙居住的神秘與壯麗。詩中“玉虛無晝夜,霛景何皎皎”表達了仙境的永恒與光明,而“一睹太上京,方知衆天小”則躰現了詩人對於天界宏偉的贊歎和對塵世的超然態度。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滿了道教的神秘色彩和詩人對於理想境界的曏往。

吳筠

吳筠

唐華州華陰人,字貞節。通經義,善文辭。舉進士不中,隱居南陽倚帝山爲道士。玄宗天寶初召至京,敕待詔翰林。獻《玄綱》三篇。每開陳,皆名教世務,以微言諷帝,帝重之。高力士短之於帝,遂固求還嵩山。後東入會稽剡中卒,弟子諡爲宗元先生。善詩,有集。 ► 1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