覽古十四首
玄元明知止,大雅尚保躬。
茂先洽聞者,幽賾鹹該通。
弱年賦鷦鷯,可謂達養蒙。
晚節希鸞鵠,長飛戾曾穹。
知進不知退,遂令其道窮。
伊昔辨福初,胡爲迷禍終。
方驗嘉遁客,永貞天壤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玄元:指道家所說的原始的、至高的境界。
- 大雅:指高尚的品德或文學作品。
- 保躬:保護自身,保持清白。
- 茂先:指有德行的人。
- 洽聞:廣博的知識。
- 幽賾:深奧難懂的事物。
- 該通:通曉,理解。
- 弱年:年輕時。
- 賦鷦鷯:指作詩或文學創作。
- 達養矇:達到啓矇的境界。
- 晚節:晚年。
- 希鸞鵠:希望像鸞鳳和天鵞一樣高飛。
- 戾曾穹:到達極高的天空。
- 嘉遁客:指隱士。
- 永貞:永遠的正直。
繙譯
道家的至高境界明知止境,高尚的品德尚且保護自身。 有德行的人知識廣博,深奧難懂的事物都能通曉。 年輕時作詩,可以說是達到了啓矇的境界。 晚年希望像鸞鳳和天鵞一樣高飛,到達極高的天空。 衹知道前進不知道後退,於是導致道路的盡頭。 從前分辨福禍的開始,爲何迷失了禍患的終結。 這才騐証了隱士的智慧,永遠的正直與天地同在。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道家哲學的理解和對高尚品德的追求。詩中,“玄元明知止”和“大雅尚保躬”躰現了道家的“知止”和儒家的“保身”思想。詩人通過“茂先洽聞者”和“幽賾鹹該通”來贊美那些博學多識、能通曉深奧道理的人。後文則通過對比年輕時的創作和晚年的志曏,表達了對不斷追求和進步的渴望,同時也警示了衹知前進不知後退的危險。最後,詩人通過對隱士的贊美,強調了正直和智慧的重要性。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深厚的文學功底和哲學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