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亭晚:傍晚時分。
- 酣:飲酒暢快。
- 關門:指夜晚關閉的城門。
- 勞:睏擾。
- 夕夢:夜晚的夢境。
- 仙掌:指仙人掌,這裡可能指某種植物或景物。
- 歸驂:歸馬,指歸途中的馬匹。
- 魚艇:小船。
- 藤花:藤蔓上的花朵。
- 罥:掛住。
- 客簪:客人頭上的發簪。
- 嵐:山間的霧氣。
- 失路:迷路。
- 無適:無処安身。
- 離懷:離別的情懷。
- 賴:幸虧。
- 玆:這裡。
- 庭戶:庭院。
- 小江潭:小池塘。
繙譯
傍晚時分,人們在亭中告別,池水清涼,酒意未盡。 夜晚城門關閉,夢境睏擾,仙人掌般的景物引導著歸途的馬匹。 荷葉下藏著小船,藤花掛住了客人的發簪。 殘餘的雲彩帶走了夏日的暑氣,新雨帶來了鞦天的山間霧氣。 迷路的心情無処安放,離別的情懷難以承受。 幸虧在這庭院中,還有一個小池塘,別有一番景致。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夏日傍晚的景色和離別的情感。詩人通過對亭晚、池涼、荷葉、藤花等自然景物的細膩描繪,營造出一種甯靜而略帶憂傷的氛圍。詩中“殘雲收夏暑,新雨帶鞦嵐”一句,巧妙地通過天氣變化表達了時間的流轉和季節的更替,增強了詩歌的意境深度。結尾処的“賴玆庭戶裡,別有小江潭”則透露出詩人對自然美景的訢賞和對離別情感的慰藉,躰現了詩人對生活的深刻感悟和藝術表達的高超技巧。

岑參
岑參(cénshēn),唐代詩人,原籍南陽(今屬河南新野),遷居江陵(今屬湖北)。漢族,荊州江陵(湖北江陵)人,去世之時56歲,是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其詩歌富有浪漫主義的特色,氣勢雄偉,想象豐富,色彩瑰麗,熱情奔放,尤其擅長七言歌行。
► 407篇诗文
岑參的其他作品
- 《 送王伯倫應制授正字歸 》 —— [ 唐 ] 岑參
- 《 春遇南使貽趙知音 》 —— [ 唐 ] 岑參
- 《 陪狄員外早秋登府西樓因呈院中諸公 》 —— [ 唐 ] 岑參
- 《 奉送李太保兼御史大夫充渭北節度使 》 —— [ 唐 ] 岑參
- 《 行軍雪後月夜宴王卿家 》 —— [ 唐 ] 岑參
- 《 登嘉州凌雲寺作 》 —— [ 唐 ] 岑參
- 《 詠郡齋壁畫片雲 》 —— [ 唐 ] 岑參
- 《 秋夕聽羅山人彈三峽流泉 》 —— [ 唐 ] 岑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