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狄員外早秋登府西樓因呈院中諸公

· 岑參
常愛張儀樓,西山正相當。 千峯帶積雪,百里臨城牆。 煙氛掃晴空,草樹映朝光。 車馬隘百井,里閈盤二江。 亞相自登壇,時危安此方。 威聲振蠻貊,惠化鍾華陽。 旌節羅廣庭,戈鋌凜秋霜。 階下貔虎士,幕中鵷鷺行。 今我忽登臨,顧恩不望鄉。 知己猶未報,鬢毛颯已蒼。 時命難自知,功業豈暫忘。 蟬鳴秋城夕,鳥去江天長。 兵馬休戰爭,風塵尚蒼茫。 誰當共攜手,賴有冬官郎。
拼音

所属合集

#七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張儀樓:指成都的城樓,因張儀所建而得名。
  • 西山:指成都西邊的山脈。
  • 千峯帶積雪:形容山峯上覆蓋着積雪。
  • 百里臨城牆:形容城牆延伸很遠,視野開闊。
  • 煙氛掃晴空:煙霧散去,天空晴朗。
  • 車馬隘百井:形容車馬衆多,街道擁擠。
  • 里閈盤二江:里閈指城門,二江指成都附近的岷江和沱江。
  • 亞相:指副宰相,這裏可能指狄員外。
  • 登壇:指擔任重要職務。
  • 威聲振蠻貊:威聲指聲威,蠻貊指邊遠地區的民族。
  • 惠化鍾華陽:惠化指恩惠教化,鍾指集中,華陽是地名,指成都地區。
  • 旌節羅廣庭:旌節指旌旗和節杖,羅指排列,廣庭指寬闊的庭院。
  • 戈鋌凜秋霜:戈鋌指兵器,凜秋霜形容兵器鋒利如秋霜。
  • 貔虎士:指勇猛的士兵。
  • 鵷鷺行:指文官的行列,鵷鷺比喻文官。
  • 顧恩不望鄉:顧恩指思念恩情,不望鄉指不思念家鄉。
  • 颯已蒼:颯指風聲,蒼指白髮。
  • 時命難自知:時命指命運,難自知指難以預料。
  • 蟬鳴秋城夕:蟬鳴指秋天的蟬聲,秋城夕指秋天的傍晚。
  • 鳥去江天長:鳥去指鳥兒飛走,江天長指江面和天空遼闊。
  • 兵馬休戰爭:兵馬指軍隊,休戰爭指停止戰爭。
  • 風塵尚蒼茫:風塵指戰亂,尚蒼茫指仍然不明朗。
  • 冬官郎:指掌管冬季事務的官員,這裏可能指狄員外。

翻譯

我常喜愛登上張儀樓,西山正對着樓前。 千峯之上覆蓋着積雪,百里之外的城牆盡收眼底。 煙霧散去,晴空萬里,草樹在朝光中閃耀。 車馬擁擠,街道如百井般狹窄,城門盤踞在兩條江河之間。 副宰相自登高位,時局危急,他安然處之。 他的聲威震懾邊遠民族,恩惠教化集中於華陽。 旌旗和節杖在寬闊庭院中排列,兵器鋒利如秋霜。 階下是勇猛的士兵,幕中是文官的行列。 今天我忽然登樓,思念恩情而不望家鄉。 知己尚未報答,鬢髮已被風聲吹得蒼白。 命運難以預料,功業豈能暫時忘懷。 蟬在秋天的傍晚鳴叫,鳥兒飛離江天遼闊。 兵馬停止戰爭,戰亂仍然不明朗。 誰能與我攜手共進,幸好有掌管冬季事務的官員。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岑參陪同狄員外早秋登府西樓的情景,通過對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象的描繪,展現了壯闊的視野和深沉的情感。詩中,「千峯帶積雪,百里臨城牆」等句,以雄渾的筆觸勾勒出西山的壯麗和城牆的遼闊,體現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讚美。同時,通過對狄員外威聲和惠化的描述,表達了對狄員外的敬仰和對時局的關切。詩的結尾,詩人表達了對知己未報的遺憾和對未來的期待,流露出深沉的個人情感和對時局的憂慮。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豐富,展現了岑參詩歌的獨特魅力。

岑參

岑參

岑參(cénshēn),唐代詩人,原籍南陽(今屬河南新野),遷居江陵(今屬湖北)。漢族,荊州江陵(湖北江陵)人,去世之時56歲,是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其詩歌富有浪漫主義的特色,氣勢雄偉,想象豐富,色彩瑰麗,熱情奔放,尤其擅長七言歌行。 ► 4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