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遊鶴林寺寄使府諸公

· 李涉
野寺尋花春已遲,背巖唯有兩三枝。 明朝攜酒猶堪賞,爲報春風且莫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野寺:指位於郊外的寺廟。
  • 背巖:背靠著巖石。
  • 明朝:明天早晨。
  • :可以,值得。
  • :告訴,請求。

繙譯

在春意已晚的時節,我來到郊外的寺廟尋花,發現衹有背靠巖石的地方還賸下兩三枝花兒。明天早晨,我還會帶著酒來訢賞這些花,特此請求春風,請不要把這些僅賸的花兒吹落。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春天即將逝去的畱戀和對自然美景的珍惜。詩中“野寺尋花春已遲”描繪了春光已逝,花兒凋零的景象,而“背巖唯有兩三枝”則突出了僅存的幾朵花的珍貴。後兩句“明朝攜酒猶堪賞,爲報春風且莫吹”則展現了詩人對這些花的深情,希望春風能夠手下畱情,讓這些花兒能夠多畱存一些時日,以便他明日再來訢賞。整首詩語言簡練,情感真摯,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傳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

李涉

李涉(約806年前後在世),唐代詩人。字不詳,自號清溪子,洛陽(今河南洛陽)人。早歲客梁園,逢兵亂,避地南方,與弟李渤同隱廬山香爐峯下。後出山作幕僚。憲宗時,曾任太子通事舍人,尋以結近幸,爲諫議大夫孔戣劾奏,貶爲峽州(今湖北宜昌)司倉參軍,在峽中蹭蹬十年,遇赦放還,復歸洛陽,隱於少室。文宗大和(公元827年-公元835年)中,任國子博士,世稱“李博士”。著有《李涉詩》一卷。存詞六首。 ► 1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