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送裴侍御監五嶺選

· 李頎
萬里番禺地,官人繼帝憂。 君爲柱下史,將命出東周。 歇馬傍川路,張燈臨石樓。 棱棱靜疏木,濞濞響寒流。 榔葉四荒外,梅花五嶺頭。 明珠尉佗國,翠羽夜郎洲。 夷俗富珍產,土風資宦遊。 心清物不雜,弊革事無留。 舉善必稱最,持奸當去尤。 何辭桂江遠,今日用賢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番禺(pān yú):地名,今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
  • 柱下史:古代官名,負責記錄和管理文書。
  • 東周:指洛陽,古代中國東部的政治中心。
  • 棱棱(léng léng):形容樹木枝葉稀疏,輪廓分明。
  • 濞濞(pì pì):形容水聲,此處指寒流的聲音。
  • 榔葉:一種植物的葉子,此處泛指植物。
  • 五嶺:指中國南方的五座大山,分別是越城嶺、都龐嶺、萌渚嶺、騎田嶺、大庾嶺。
  • 尉佗(wèi tuó):古代國名,位於今越南北部。
  • 夜郎:古代國名,位於今貴州省一帶。
  • 弊革:革除弊端。

翻譯

在遙遠的番禺之地,官員們繼承了皇帝的憂慮。 你作爲柱下史,奉命從東周出發。 停馬靠近河邊的道路,在石樓上點亮燈火。 樹木枝葉稀疏,輪廓分明,寒流發出響聲。 榔葉遍佈在荒涼的四方,梅花盛開在五嶺的山頭。 明珠產自尉佗國,翠羽來自夜郎洲。 這裏的習俗富饒珍寶,土風支持着官員的遊歷。 心靈清澈,物質不被雜亂所擾,革除弊端,事情不留遺憾。 提拔善人必須是最優秀的,對待奸邪應當徹底去除。 何必擔心桂江遙遠,今日正是用賢之時。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裴侍御前往五嶺地區監選的情景,通過對番禺、五嶺等地的地理環境的描寫,展現了邊遠地區的自然風貌和豐富物產。詩中,「心清物不雜,弊革事無留」表達了詩人對清廉政治的嚮往和對弊政的堅決革除。最後兩句「何辭桂江遠,今日用賢秋」則強調了在國家需要賢才的時候,不應畏懼遠途,而應積極響應國家的召喚,體現了詩人的愛國情懷和責任感。

李頎

李頎

李頎,生卒年不詳,字、號均不詳,漢族,河南潁陽(今河南登封市西)人,唐代詩人。開元十三年中進士,做過新鄉縣尉的小官,詩以寫邊塞題材爲主,風格豪放,慷慨悲涼,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 124篇诗文

李頎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