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別高三十五
五十無產業,心輕百萬資。
屠酤亦與羣,不問君是誰。
飲酒或垂釣,狂歌兼詠詩。
焉知漢高士,莫識越鴟夷。
寄跡棲霞山,蓬頭睢水湄。
忽然辟命下,衆謂趨丹墀。
沐浴著賜衣,西來馬行遲。
能令相府重,且有函關期。
僶俛從寸祿,舊遊樑宋時。
皤皤邑中叟,相候鬢如絲。
官舍柳林靜,河梁杏葉滋。
摘芳雲景晏,把手秋蟬悲。
小縣情未愜,折腰君莫辭。
吾觀主人意,不久召京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屠酤:屠夫和賣酒的人,泛指社會地位較低的人。
- 鴟夷:古代越國的一種酒器,這裏指越國的隱士。
- 寄跡:寄託蹤跡,指隱居。
- 棲霞山:山名,在今江蘇省南京市。
- 蓬頭:形容頭髮散亂,不修邊幅。
- 睢水:水名,流經今河南省。
- 辟命:徵召任命。
- 丹墀:古代宮殿前的紅色臺階,這裏指朝廷。
- 沐浴:這裏指接受官職前的準備。
- 賜衣:皇帝賜予的官服。
- 函關:函谷關,古代重要的關隘,這裏指通往京城的道路。
- 僶俻:勉強,這裏指勉強接受官職。
- 寸祿:微薄的俸祿。
- 梁宋:指梁州和宋州,古代地名,在今河南省。
- 皤皤:形容白髮蒼蒼。
- 邑中叟:城中的老人。
- 河梁:橋樑。
- 摘芳:採摘花草。
- 雲景晏:雲彩和景色平靜,指天氣晴朗。
- 折腰:屈身事人,指做官。
翻譯
五十歲了還沒有產業,心中對百萬財富不以爲意。與屠夫和賣酒的人爲伍,不在乎對方是誰。有時飲酒垂釣,狂歌兼作詩。誰知道漢朝的高士,不認識越國的隱士。隱居在棲霞山,頭髮散亂在睢水邊。突然接到朝廷的徵召,大家都說他將前往朝廷。在接受官職前穿上賜予的官服,西行去京城的馬走得慢。能讓相府重視,且有通往京城的期限。勉強接受微薄的俸祿,回憶起在梁宋時的舊遊。城中的白髮老人,相候時鬢髮如絲。官舍周圍的柳林靜謐,橋樑上的杏葉茂盛。採摘花草時天氣晴朗,握手時秋蟬的鳴叫顯得悲傷。小縣的情感未能滿足,屈身事人你不要拒絕。我看主人的意思,不久將會召你回京師。
賞析
這首詩是李頎贈別高三十五的作品,通過描述高三十五的生活態度和經歷,展現了他的超然物外和隨遇而安的性格。詩中,「五十無產業,心輕百萬資」直接表達了高三十五對物質財富的淡漠態度,而「屠酤亦與羣,不問君是誰」則進一步描繪了他不拘小節、與人爲善的生活哲學。詩的後半部分,通過「忽然辟命下」等句,反映了高三十五被徵召入朝的轉變,以及他對未來的期待和不捨。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友人性格和命運的深刻理解和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