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得早燕送別

· 李益
碧草縵如線,去來雙飛燕。 長門未有春,先入班姬殿。 樑空繞不息,檐寒窺欲遍。 今至隨紅萼,昔還悲素扇。 一別與秋鴻,差池詎相見。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màn):無花紋的絲織品,這裏形容草色如絲。
  • 班姬:即班婕妤,漢成帝的妃子,後被廢,居長信宮。
  • 紅萼:紅花,這裏指春天的花朵。
  • 素扇:白色的扇子,常用來象徵秋天的到來。
  • 差池:參差不齊,這裏指難以相見。

翻譯

碧綠的草色如絲般細膩,一對燕子飛來飛去。 長門宮裏還沒有春天的氣息,燕子已經先飛入了班婕妤的宮殿。 樑上的燕子環繞飛翔不停息,寒冷的屋檐下它們想要探尋每一個角落。 如今燕子隨着春天的紅花而至,過去它們曾爲秋天的白扇而悲傷。 這一次分別,如同秋天的鴻雁,我們難以再相見。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早春時節的燕子,抒發了詩人對離別的哀愁。詩中,「碧草縵如線」一句,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春天的草色,爲全詩營造了一種清新而略帶憂傷的氛圍。燕子的形象貫穿全詩,它們在長門宮與班姬殿之間飛翔,象徵着春天的到來與舊時的回憶。最後兩句「一別與秋鴻,差池詎相見」,以秋鴻喻離別,表達了詩人對未來難以再見的深深憂慮,情感真摯,意境深遠。

李益

李益

李益,唐代詩人,字君虞,隴西姑臧(今甘肅武威)人,後遷河南洛陽。大曆四年(769)進士,初任鄭縣尉,久不得升遷,建中四年(783)登書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後棄官在燕趙一帶漫遊。以邊塞詩作名世,擅長絕句,尤其工於七絕。 ► 1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