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鄠縣羣官泛渼陂

· 岑參
萬頃浸天色,千尋窮地根。 舟移城入樹,岸闊水浮村。 閒鷺驚簫管,潛虯傍酒樽。 暝來呼小吏,列火儼歸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鄠縣(hù xiàn):古地名,今陝西省西安市鄠邑區。
  • 渼陂(měi bēi):古代湖泊名,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鄠邑區。
  • 萬頃:形容水域廣闊。
  • :浸泡,這裏指水天一色。
  • 千尋:古代長度單位,一尋等於八尺,這裏形容水深。
  • 窮地根:探到底,形容水深。
  • 舟移城入樹:形容船行時,城池和樹木彷彿移動。
  • 岸闊水浮村:岸邊寬闊,水面上漂浮着村莊。
  • 閒鷺:悠閒的白鷺。
  • 簫管:古代樂器。
  • 潛虯(qiú):潛藏的龍,這裏比喻水中的魚。
  • :靠近。
  • 酒樽:酒杯。
  • (míng):黃昏,傍晚。
  • 小吏:低級官員或僕役。
  • 列火:排列的火把。
  • :整齊的樣子。
  • 歸軒:歸途中的車。

翻譯

萬頃水面浸染着天色,千尋深淵探到底地根。 船行時城池彷彿入樹,岸邊寬闊水村浮水面。 悠閒的白鷺被簫聲驚起,潛藏的魚兒靠近酒杯。 黃昏時分呼喚小吏,排列的火把照亮歸途。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與鄠縣羣官泛舟渼陂的景象,通過廣闊的水面和深邃的水底,展現了自然的壯麗。詩中「舟移城入樹」和「岸闊水浮村」巧妙地運用了視覺錯覺,增強了畫面的動感。後兩句則通過動物的動態和夜晚的歸途,增添了詩意的氛圍。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讚美和與友共遊的愉悅心情。

岑參

岑參

岑參(cénshēn),唐代詩人,原籍南陽(今屬河南新野),遷居江陵(今屬湖北)。漢族,荊州江陵(湖北江陵)人,去世之時56歲,是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其詩歌富有浪漫主義的特色,氣勢雄偉,想象豐富,色彩瑰麗,熱情奔放,尤其擅長七言歌行。 ► 4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