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歸留題太常徐卿草堂

· 岑參
不謝古名將,吾知徐太常。 年才三十餘,勇冠西南方。 頃曾策匹馬,獨出持兩鎗。 虜騎無數來,見君不敢當。 漢將小衛霍,蜀將凌關張。 卿月益清澄,將星轉光芒。 復居少城北,遙對岷山陽。 車馬日盈門,賓客常滿堂。 曲池蔭高樹,小徑穿叢篁。 江鳥飛入簾,山雲來到牀。 題詩芭蕉滑,對酒棕花香。 諸將射獵時,君在翰墨場。 聖主賞勳業,邊城最輝光。 與我情綢繆,相知久芬芳。 忽作萬里別,東歸三峽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不謝:不遜色。
  • 徐太常:指徐浩,唐代官員,曾任太常博士。
  • 勇冠:勇力超羣。
  • 策匹馬:單騎。
  • 持兩鎗:手持雙槍。
  • 虜騎:敵人的騎兵。
  • 見君不敢當:見到你(徐太常)都不敢對抗。
  • 漢將小衛霍:指漢代的衛青和霍去病,這裏用來比喻徐太常的英勇。
  • 蜀將凌關張:指蜀漢的關羽和張飛,同樣用來比喻徐太常的勇猛。
  • 卿月:指徐太常,比喻其清高如月。
  • 將星:指徐太常,比喻其軍事才能。
  • 岷山陽:岷山的南面。
  • 曲池:彎曲的池塘。
  • 叢篁:叢生的竹子。
  • 芭蕉滑:芭蕉葉上的露水滑落。
  • 棕花:棕櫚樹的花。
  • 翰墨場:指文人的活動場所。
  • 綢繆:深厚。
  • 三峽長:指長江三峽的漫長。

翻譯

不遜色於古代的名將,我知道徐太常的英勇。 年僅三十多歲,勇力在西南方無人能敵。 曾單騎出徵,手持雙槍, 敵人的騎兵無數,見到你都不敢對抗。 你的英勇堪比漢代的衛青和霍去病,蜀漢的關羽和張飛。 你的清高如月,軍事才能如星光閃耀。 你住在少城的北面,遙對着岷山的南面。 車馬常常擠滿門前,賓客常常坐滿堂中。 彎曲的池塘邊有高大的樹木,小徑穿過叢生的竹林。 江邊的鳥兒飛進簾內,山中的雲霧飄到牀前。 在滑落的芭蕉葉上題詩,對着棕櫚花香的酒杯。 當其他將領在打獵時,你卻在文人的活動場所中。 聖明的君主讚賞你的功勳,邊城的你最爲光輝。 與你的情誼深厚,相知已久,芬芳不斷。 忽然間我們要分別,我要東歸,穿越漫長的長江三峽。

賞析

這首詩讚美了徐太常的英勇和文才,通過對比古代名將和徐太常的勇猛,突出了徐太常的非凡才能。詩中描繪了徐太常的生活環境,如曲池、高樹、小徑、叢篁等,營造出一種高雅而寧靜的氛圍。同時,詩中也表達了詩人對徐太常的深厚情誼和即將分別的惆悵。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岑參詩歌的藝術魅力。

岑參

岑參

岑參(cénshēn),唐代詩人,原籍南陽(今屬河南新野),遷居江陵(今屬湖北)。漢族,荊州江陵(湖北江陵)人,去世之時56歲,是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其詩歌富有浪漫主義的特色,氣勢雄偉,想象豐富,色彩瑰麗,熱情奔放,尤其擅長七言歌行。 ► 4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