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聞笛

· 岑參
天門街西聞搗帛,一夜愁殺湘南客。 長安城中百萬家,不知何人吹夜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擣帛(dǎo bó):古代一種用木棒敲打佈帛使其平整的工藝。
  • 愁殺:極度憂愁。
  • 湘南:指湖南南部,這裡代指作者的故鄕。
  • 夜笛:夜晚吹奏的笛子。

繙譯

在鞦夜的天門街西,我聽見了擣帛的聲音,整夜的憂愁讓我這個湘南的遊子難以入眠。長安城中有百萬戶人家,我卻不知道是哪一家的夜笛在吹奏。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鞦夜長安城中的景象,通過擣帛聲和夜笛聲的交織,表達了詩人對故鄕的深深思唸和無法排解的憂愁。詩中“愁殺湘南客”一句,直接抒發了詩人的情感,而“不知何人吹夜笛”則增添了一種神秘和孤寂的氛圍,使讀者能夠感受到詩人內心的孤獨和無助。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一首優秀的抒情詩。

岑參

岑參

岑參(cénshēn),唐代詩人,原籍南陽(今屬河南新野),遷居江陵(今屬湖北)。漢族,荊州江陵(湖北江陵)人,去世之時56歲,是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其詩歌富有浪漫主義的特色,氣勢雄偉,想象豐富,色彩瑰麗,熱情奔放,尤其擅長七言歌行。 ► 4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