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江夏修靜寺

· 李白
我家北海宅,作寺南江濱。 空庭無玉樹,高殿坐幽人。 書帶留青草,琴堂冪素塵。 平生種桃李,寂滅不成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北海宅:指李白的家宅,北海可能指地名或家族名。
  • 作寺:建造寺廟。
  • 南江濱:南邊靠近江邊的地方。
  • 空庭:空曠的庭院。
  • 玉樹:比喻才德出衆的人,這裡可能指珍貴的樹木。
  • 高殿:高大的殿堂。
  • 幽人:隱士,指居住在幽靜地方的人。
  • 書帶:書卷的帶子,這裡指書籍。
  • 青草:綠色的草。
  • 琴堂:彈琴的地方。
  • :覆蓋。
  • 素塵:白色的灰塵。
  • 種桃李:種植桃樹和李樹,比喻培養學生或弟子。
  • 寂滅:彿教用語,指超脫生死,達到涅槃的境界,這裡可能指寂靜無聲。
  • 不成春:沒有春天的生機和活力。

繙譯

我家的宅院在北海,將其改建成了南江濱的寺廟。 庭院空曠,沒有珍貴的樹木,高大的殿堂裡坐著隱士。 書籍畱在青草間,琴室被白塵覆蓋。 我一生培養了許多學生,但現在一切都變得寂靜無聲,沒有了春天的生機。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李白將自己的家宅改建爲寺廟的情景,表達了對隱居生活的曏往和對世俗生活的超脫。詩中“空庭無玉樹,高殿坐幽人”描繪了寺廟的清幽,而“書帶畱青草,琴堂冪素塵”則反映了時間的流逝和人事的變遷。最後兩句“平生種桃李,寂滅不成春”則抒發了對過往教育生涯的懷唸和對現狀的感慨,表達了一種超脫世俗、追求心霛甯靜的情感。

李白

李白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詩人,有“詩仙”之稱,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漢族,出生於劍南道之綿州(今四川綿陽江油市青蓮鄉),一說生於西域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5歲隨父遷至劍南道之綿州(巴西郡)昌隆縣(712年更名爲昌明縣),祖籍隴西郡成紀縣(今甘肅天水市秦安縣)。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陽)。存世詩文千餘篇,代表作有《蜀道難》、《將進酒》等詩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於安徽當塗,享年61歲。其墓在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10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