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廟古柏

蜀相階前柏,龍蛇捧閟宮。 陰成外江畔,老向惠陵東。 大樹思馮異,甘棠憶召公。 葉凋湘燕雨,枝拆海鵬風。 玉壘經綸遠,金刀歷數終。 誰將出師表,一爲問昭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閟宮(bì gōng):深閉的祠廟。
  • 外江:指流經成都的岷江。
  • 惠陵:劉備的陵墓。
  • 馮異:東漢開國名將,以謙遜著稱,每當諸將爭功時,馮異總是獨自坐在樹下,不參與爭論,因此被稱爲「大樹將軍」。
  • 甘棠:《詩經》中的一篇,用以紀念召公的德政。
  • 召公:西周初年著名政治家,以仁政著稱。
  • 湘燕雨:指湘江上的燕子,比喻樹葉凋落如燕子在雨中。
  • 海鵬風:比喻樹枝被風吹斷,如同海中的大鵬鳥展翅。
  • 玉壘:山名,在今四川省理縣東南,這裏指代蜀地。
  • 經綸:原指整理絲縷,引申爲治理國家大事。
  • 金刀:指劉備建立的蜀漢政權。
  • 歷數:天命,指國家的興衰更替。
  • 昭融:光明照耀,這裏指天意。

翻譯

蜀漢丞相諸葛亮的廟前,那棵古老的柏樹,如同龍蛇守護着深閉的祠廟。 它的樹蔭覆蓋在岷江之畔,年歲已高,面向着東方的惠陵。 看到這棵大樹,人們會想起謙遜的馮異將軍,也會憶起召公的仁政。 樹葉在湘江的燕雨中凋落,樹枝在海鵬般的風中被吹斷。 玉壘山象徵着蜀地的遙遠和治理的艱難,金刀則預示着蜀漢政權的終結。 誰能將出師表再次呈上,以此來詢問天意是否依然照耀着我們?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武侯廟古柏的描繪,寄託了對蜀漢丞相諸葛亮的懷念和對蜀漢歷史的沉思。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典故,如「龍蛇捧閟宮」、「大樹思馮異」、「甘棠憶召公」等,既展現了古柏的莊嚴與滄桑,又隱喻了歷史的變遷和人物的命運。結尾的「誰將出師表,一爲問昭融」更是表達了對諸葛亮忠誠與智慧的敬仰,以及對天命和歷史走向的深刻思考。

李商隱

李商隱

李商隱,著名詩人。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他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爲“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裏排行第十六,故並稱爲“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爲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於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後葬於家鄉沁陽(今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爲《李義山詩集》。 ► 6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