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從祖濟南太守泛鵲山湖三首

· 李白
初謂鵲山近,寧知湖水遙。 此行殊訪戴,自可緩歸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初謂:起初以爲。
  • 鵲山:山名,位於今山東省濟南市。
  • 甯知:豈知,哪裡知道。
  • 湖水:指鵲山湖,即今大明湖。
  • :不同。
  • 訪戴:指晉代王徽之雪夜訪戴逵,至門而返的故事,意指興之所至,不一定要到達目的地。
  • 緩歸橈:慢慢劃船廻去。橈,船槳,這裡指船。

繙譯

起初以爲鵲山很近,哪裡知道湖水竟如此遙遠。 這次出行不同於訪戴逵,我們自然可以慢慢劃船廻去。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初謂”與“甯知”,表達了詩人對鵲山湖實際距離的驚訝。詩中“此行殊訪戴”一句,借用王徽之訪戴逵的典故,表明此次泛舟竝非匆忙,而是可以悠然自得地享受湖上風光。最後一句“自可緩歸橈”則進一步強調了這種悠閑的心境,展現了詩人隨遇而安、享受自然的生活態度。

李白

李白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詩人,有“詩仙”之稱,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漢族,出生於劍南道之綿州(今四川綿陽江油市青蓮鄉),一說生於西域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5歲隨父遷至劍南道之綿州(巴西郡)昌隆縣(712年更名爲昌明縣),祖籍隴西郡成紀縣(今甘肅天水市秦安縣)。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陽)。存世詩文千餘篇,代表作有《蜀道難》、《將進酒》等詩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於安徽當塗,享年61歲。其墓在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10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