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惠山若冰師集因題故院三首

· 李騭
景物搜求歇,山雲放縱飛。 樹寒煙鶴去,池靜水龍歸。 暗榻塵飄滿,陰檐月到稀。 何年燈焰盡,風動影堂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景物搜求歇:搜求,尋找;歇,停止。
  • 山雲放縱飛:放縱,自由自在地。
  • 樹寒煙鶴去:寒,形容樹的冷清;煙鶴,指鶴飛翔時留下的煙霧狀痕跡。
  • 池靜水龍歸:水龍,比喻水中的波紋或動靜。
  • 暗榻塵飄滿:暗榻,昏暗的牀榻;塵飄滿,灰塵飄揚,覆蓋了整個牀榻。
  • 陰檐月到稀:陰檐,屋檐的陰暗部分;月到稀,月光稀疏,難以照到。
  • 何年燈焰盡:燈焰,燈火;盡,熄滅。
  • 風動影堂扉:影堂,指寺廟中的佛堂;扉,門。

翻譯

搜尋美景的興致已停歇,山間的雲朵自由地飛翔。 寒冷的樹間,煙霧般的鶴影已遠去,靜謐的池塘,水波如龍悄然歸隱。 昏暗的牀榻上,灰塵飄揚遍佈,陰暗的屋檐下,月光稀疏難尋。 不知何時,燈火已熄滅,風起時,佛堂的門扉輕輕搖動。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山間景物的靜謐與變遷,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與對時光流轉的感慨。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山雲放縱飛」、「樹寒煙鶴去」等,生動地勾勒出一幅山間靜謐而又略帶哀愁的畫面。末句「風動影堂扉」更是以動襯靜,增添了詩意的深遠與神祕。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自然與生命的深刻洞察。

李騭

唐隴西成紀人,家於涔陽。文宗大和中,居無錫慧山寺,讀書三載。開成中,爲荊南節度巡官,後祠部員外郎。宣宗大中間,爲山南西道節度副使。懿宗鹹通中,官太常少卿、弘文館學士。七年,召充翰林學士,加知制誥,遷中書舍人。九年,出院,授檢校左散騎常侍、江西觀察使。 ► 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