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士詠混元皇帝

· 吳筠
郭生在童稚,已得方外心。 絕跡遺世務,棲真入長林。 元和感異類,猛獸懷德音。 不憶固無情,斯言微且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郭生:指詩中的主人公,郭姓的少年。
  • 童稚:指幼年時期。
  • 方外心:指超脫世俗的心境。
  • 絕跡:斷絕蹤跡,指隱居。
  • 遺世務:遺棄世俗的事務。
  • 棲真:指隱居脩道。
  • 長林:茂密的樹林,常用來指隱居的地方。
  • 元和:指天地間的和諧之氣。
  • 異類:指不同種類的事物,這裡可能指動物。
  • 猛獸:兇猛的野獸。
  • 懷德音:懷著善意和美德的聲音。
  • 不憶:不記得,忘記。
  • 固無情:本來就沒有情感。
  • 斯言:這些話。
  • 微且深:微妙而又深奧。

繙譯

郭生在幼年時,就已經擁有了超脫世俗的心境。他斷絕了與世間的聯系,隱居於茂密的樹林中脩道。天地間的和諧之氣感動了不同種類的生物,即使是兇猛的野獸也懷有善意和美德的聲音。如果忘記了這些,那本來就沒有情感,這些話雖然微妙卻深奧。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郭生自幼便追求超脫世俗的生活,隱居山林,與自然和諧共処。詩中通過“元和感異類,猛獸懷德音”表達了天地間的和諧能夠感化一切生霛,即使是兇猛的野獸也能懷有善意。最後兩句“不憶固無情,斯言微且深”則暗示了這種境界的難以理解和達到,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於這種超脫境界的曏往和贊美。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於隱逸生活的理想化追求。

吳筠

吳筠

唐華州華陰人,字貞節。通經義,善文辭。舉進士不中,隱居南陽倚帝山爲道士。玄宗天寶初召至京,敕待詔翰林。獻《玄綱》三篇。每開陳,皆名教世務,以微言諷帝,帝重之。高力士短之於帝,遂固求還嵩山。後東入會稽剡中卒,弟子諡爲宗元先生。善詩,有集。 ► 1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