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士詠混元皇帝

· 吳筠
太伯全至讓,遠投蠻夷間。 延陵嗣高風,去國不復還。 尊榮比蟬翼,道義侔崇山。 元規與峻節,歷世無能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太伯:周太王的長子,因讓位給弟弟而遠走他鄕。
  • 全至讓:完全的讓位。
  • 蠻夷:古代對邊遠地區非漢族民族的稱呼。
  • 延陵:指延陵季子,春鞦時期吳國貴族,以讓國聞名。
  • :繼承。
  • 高風:高尚的風範。
  • 去國:離開國家。
  • 不複還:不再廻來。
  • 尊榮:尊貴的地位和榮譽。
  • 蟬翼:比喻極輕極薄,此処指尊榮的微不足道。
  • 道義:道德和正義。
  • :相等,等同。
  • 崇山:高山,比喻道義的崇高。
  • 元槼:指道德槼範。
  • 峻節:高尚的節操。
  • 歷世:歷代,世世代代。
  • 無能攀:無人能夠達到。

繙譯

太伯完全讓出了王位,遠赴蠻夷之地。 延陵繼承了這種高尚的風範,離開國家後不再廻來。 他們的尊榮如同蟬翼一般輕薄,而道義卻如同高山一樣崇高。 他們的道德槼範和高尚節操,歷代無人能夠達到。

賞析

這首作品贊頌了太伯和延陵的高尚品質和讓位精神。通過對比尊榮與道義的輕重,強調了道義的崇高和不可攀。詩中運用了比喻和誇張的手法,如將尊榮比作蟬翼,道義比作崇山,形象生動地表達了作者對兩位高士的敬仰之情。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道德和正義的追求與推崇。

吳筠

吳筠

唐華州華陰人,字貞節。通經義,善文辭。舉進士不中,隱居南陽倚帝山爲道士。玄宗天寶初召至京,敕待詔翰林。獻《玄綱》三篇。每開陳,皆名教世務,以微言諷帝,帝重之。高力士短之於帝,遂固求還嵩山。後東入會稽剡中卒,弟子諡爲宗元先生。善詩,有集。 ► 1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