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龐公:指龐德公,東漢末年隱士,曾隱居於鹿門山。
- 棲:居住。
- 鹿門:山名,在今湖北省襄陽市東南。
- 絕跡:斷絕蹤跡,指隱居不出。
- 風塵:塵世,指紛擾的世俗生活。
- 丘壑:山丘和溪谷,泛指山水自然美景。
- 耕鑿:耕田鑿井,指農耕生活。
- 勤厥躬:勤勞自己,指親自勞作。
- 耘鋤:除草和鬆土,泛指農活。
- 課妻子:教導妻子兒女,指家庭生活。
- 保茲:保持這種(隱居生活)。
- 軒冕:古代卿大夫的車服,比喻高官顯爵。
- 何足紀:不值得記掛。
翻譯
龐德公隱居在鹿門山,斷絕了與城市的所有聯繫。 他超越了塵世的紛擾,自在地享受着山水之美。 他親自耕田鑿井,勤勞地勞作,同時也教導妻子兒女如何耕作。 保持這種隱居生活,永遠沒有憂患,高官顯爵又有什麼值得記掛的呢?
賞析
這首作品讚美了隱士龐德公遠離塵囂,選擇在鹿門山隱居的生活態度。詩中通過「絕跡遠城市」、「超然風塵外」等詞句,表達了龐德公對世俗的超脫和對自然山水的熱愛。同時,「耕鑿勤厥躬,耘鋤課妻子」描繪了他樸素而勤勞的田園生活,強調了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最後,「保茲永無患,軒冕何足紀」則體現了龐德公對名利的淡泊,認爲隱居生活纔是真正的無憂無慮。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