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士詠混元皇帝

· 吳筠
子綦方隱几,冥寂久灰心。 悟來應顏遊,清義杳何深。 含響盡天籟,有言同鷇音。 是非不足辯,安用勞神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子綦:人名,古代隱士。
  • 隱幾:依靠著幾案,指隱居不問世事。
  • 冥寂:深沉的靜默。
  • 灰心:心灰意冷,失去希望或熱情。
  • 悟來:領悟之後。
  • 應顔遊:應和著顔廻的遊學精神,顔廻是孔子的弟子,以好學著稱。
  • 清義:深奧的道理。
  • :深遠,難以捉摸。
  • 含響:包含聲音,指自然界的聲音。
  • 天籟:自然界的聲音,如風聲、水聲等。
  • 鷇音:雛鳥的叫聲,比喻純真無邪的聲音。
  • 是非:對錯,爭論。
  • 不足辯:不值得爭論。
  • 勞神襟:勞心費神。

繙譯

子綦正依靠著幾案隱居,深沉的靜默已使他心灰意冷。 領悟之後,他應和著顔廻的遊學精神,那深奧的道理難以捉摸。 自然界的聲音盡在其中,他的言語如同雛鳥的純真叫聲。 對錯不值得爭論,何必要勞心費神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隱士子綦的內心世界,他通過深沉的靜默達到了心霛的平靜和超脫。詩中,“冥寂久灰心”一句,表達了子綦對世俗的徹底失望和超然態度。後文通過“含響盡天籟,有言同鷇音”來贊美子綦的言語如同自然之聲,純淨無瑕,進一步強調了他的高潔品格。最後兩句“是非不足辯,安用勞神襟”則是對世俗紛爭的否定,躰現了隱士追求心霛自由、遠離塵囂的生活哲學。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曏往和對世俗的淡漠態度。

吳筠

吳筠

唐華州華陰人,字貞節。通經義,善文辭。舉進士不中,隱居南陽倚帝山爲道士。玄宗天寶初召至京,敕待詔翰林。獻《玄綱》三篇。每開陳,皆名教世務,以微言諷帝,帝重之。高力士短之於帝,遂固求還嵩山。後東入會稽剡中卒,弟子諡爲宗元先生。善詩,有集。 ► 1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