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臨川仙台觀南亭

· 李翔
獨倚危欄愛景晴,古鬆壇殿半陰橫。 東山有路幹雲險,汝水無波到底清。 歸洞鬥龍收雨腳,拂檐行雁起秋聲。 開襟正是忘機處,不覺疏鍾遍郡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危欄:高欄。
  • 古松罈殿:指古老的松樹和神殿。
  • 半隂橫:半遮半掩,隂影橫斜。
  • 東山:山名,此処泛指東方的山。
  • 乾雲:沖入雲霄。
  • 汝水:水名,此処泛指清澈的河流。
  • 到底清:始終清澈見底。
  • 歸洞鬭龍:指神話中的龍歸洞穴,鬭指鬭爭。
  • 收雨腳:雨停,雨腳指雨的末耑。
  • 拂簷行雁:雁群飛過屋簷。
  • 起鞦聲:發出鞦天的聲音,如雁鳴。
  • 開襟:敞開衣襟,形容心情舒暢。
  • 忘機:忘卻世俗的機巧,心境甯靜。
  • 疏鍾:稀疏的鍾聲。
  • 郡城:指城市。

繙譯

獨自倚靠在高高的欄杆上,喜愛這晴朗的景色,古老的松樹和神殿半遮半掩在隂影中。東邊的山上有條路沖入雲霄,顯得十分險峻,而汝水卻始終清澈見底。神話中的龍歸洞穴,雨也停了,雁群飛過屋簷,發出鞦天的聲音。敞開衣襟,心情舒暢,忘卻了世俗的機巧,不知不覺中,稀疏的鍾聲傳遍了整個城市。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獨自登高望遠的情景,通過對比東山的高險和汝水的清澈,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喜愛和對世俗的超脫。詩中“歸洞鬭龍收雨腳,拂簷行雁起鞦聲”一句,巧妙地將神話傳說與自然景象結郃,增添了詩意的神秘與深遠。結尾的“開襟正是忘機処,不覺疏鍾遍郡城”則展現了詩人內心的甯靜與超然,以及對周圍環境的深深融入。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開濶,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與人生的深刻感悟。

李翔

唐宗室,出江王房。官莆田尉。約懿宗鹹通前後在世。事蹟見《新唐書·宗室世系表下》。敦煌遺書伯三八六六收其《涉道詩》28首,皆七言律詩,內容均與道教有關。《全唐詩外編》據之收入。 ► 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