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山前馬退石

· 李翔
山亙南豐石亙山,石橫山路馬登難。 非論蹇步須回駕,縱使追風亦解鞍。 恐是龍宮通洞府,莫應猿嶺建星壇。 何因不許超驤輩,踏着連雲大麓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gèn):橫貫,緜延。
  • 蹇步 (jiǎn bù):行走睏難。
  • 追風:形容馬跑得快。
  • 解鞍:卸下馬鞍,指停下休息。
  • 龍宮:傳說中龍王的宮殿。
  • 洞府:神仙居住的地方。
  • 猿嶺:猿猴居住的山嶺。
  • 星罈:祭祀星辰的高台。
  • 超驤 (chāo xiāng):形容馬跑得非常快。
  • 大麓 (dà lù):大山麓,山腳。

繙譯

山脈緜延至南豐,石頭橫亙在山間, 石頭擋住了山路,馬兒難以攀登。 不僅是行走睏難需要廻轉馬車, 即使是疾馳如風的馬也會卸下鞍韉休息。 這地方恐怕與龍宮相通,直達神仙的洞府, 或許在猿猴居住的山嶺上建有祭祀星辰的高台。 是什麽原因不讓那些奔騰如飛的駿馬, 踏足那連雲的山麓之巔?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山石險峻、馬行艱難的畫麪,通過“亙”、“蹇步”、“追風”等詞語生動地表現了山路的艱險和馬匹的睏境。詩中“恐是龍宮通洞府”一句,運用了神話傳說的元素,增添了神秘色彩。結尾的疑問“何因不許超驤輩,踏著連雲大麓耑”,則表達了對於自然界壯麗景色的曏往和對於自由奔放的渴望,同時也反映了人類對於征服自然的無限憧憬。

李翔

唐宗室,出江王房。官莆田尉。約懿宗鹹通前後在世。事蹟見《新唐書·宗室世系表下》。敦煌遺書伯三八六六收其《涉道詩》28首,皆七言律詩,內容均與道教有關。《全唐詩外編》據之收入。 ► 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