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潘陵尖還少室居止秋夕憑眺
草堂近少室,夜靜聞風鬆。
月出潘陵尖,照見十六峯。
九月山葉赤,溪雲淡秋容。
火點伊陽村,煙深嵩角鍾。
尚子不可見,蔣生難再逢。
勝愜只自知,佳趣爲誰濃。
昨詣山僧期,上到天壇東。
向下望雷雨,雲間見回龍。
夕與人羣疏,轉愛丘壑中。
心澹水木會,興幽魚鳥通。
稀微了自釋,出處乃不同。
況本無宦情,誓將依道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潘陵尖(pān líng jiān):地名,具體位置不詳。
- 少室:山名,位於今河南省洛陽市東南,是嵩山的一部分。
- 夜靜聞風鬆:在靜夜中聽到風吹松樹的聲音。
- 溪雲淡秋容:溪水上的雲霧淡淡地映襯着秋天的景色。
- 火點伊陽村:伊陽,地名,今河南省伊川縣;火點,指村莊的燈火。
- 煙深嵩角鍾:嵩角,指嵩山腳下的寺廟;鍾,指寺廟的鐘聲。
- 尚子:指古代的尚書令子產,這裏泛指古代賢人。
- 蔣生:指蔣詡,東漢末年的隱士,這裏泛指隱士。
- 勝愜(shèng qiè):滿足,愜意。
- 詣(yì):前往,拜訪。
- 天壇:指嵩山上的天壇峯。
- 回龍:指山間的雲霧繚繞,形似迴旋的龍。
- 心澹(xīn dàn):心情平靜。
- 興幽(xīng yōu):興致深遠。
- 稀微(xī wēi):微小,細微。
- 出處(chū chǔ):指出仕與隱居。
- 宦情(huàn qíng):做官的願望。
- 道風(dào fēng):指道家的風範或生活方式。
翻譯
我的草堂靠近少室山,夜晚靜謐,能聽到風吹松樹的聲音。 月亮從潘陵尖升起,照亮了十六座山峯。 九月時,山上的樹葉變成了紅色,溪水上的雲霧淡淡地映襯着秋天的景色。 遠處的伊陽村燈火點點,嵩山腳下的寺廟鐘聲在深煙中迴盪。 古代的賢人尚子已不可見,隱士蔣生也難以再次相遇。 內心的滿足只有自己知道,美好的趣味無人能分享。 昨天我前往山中拜訪僧人,登上天壇峯的東側。 向下望去,雷雨正在山下肆虐,雲霧繚繞的山間彷彿有迴旋的龍。 晚上我與人羣疏遠,轉而喜愛山丘和溝壑中的寧靜。 心情平靜如水木相映,興致深遠與魚鳥相通。 細微的感悟讓我自我釋懷,出仕與隱居的選擇截然不同。 何況我本就沒有做官的願望,發誓要依循道家的風範生活。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少室山居所的秋夜景色和內心感受。通過「夜靜聞風鬆」、「月出潘陵尖」等句,詩人營造了一個靜謐而明亮的夜晚氛圍。詩中「九月山葉赤,溪雲淡秋容」進一步以秋天的色彩和氣息來渲染景緻。後文通過對尚子和蔣生的懷念,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對世俗的疏離感。最後,詩人明確表示自己無宦情,決心依循道家的生活方式,體現了其超脫世俗、追求心靈自由的理想。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隱逸生活的深切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