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公上人洛中歸寄南孟家兄弟

· 李洞
洛下因歸去,關西憶二龍。 笠漫河岸雪,衣着虢城鍾。 睡鴨浮寒水,樵人出遠峯。 賀當化閭俗,護取草堂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越公:指越王勾踐,此處可能指代某位尊貴的人物。
  • 上人:對僧人的尊稱。
  • 洛中:指洛陽。
  • 歸去:返回。
  • 關西:指函谷關以西的地方,即今陝西一帶。
  • 二龍:比喻兩位傑出的人物。
  • :斗笠,一種遮陽擋雨的帽子。
  • :遍佈,覆蓋。
  • 河岸雪:河邊的雪。
  • 衣着:穿着。
  • 虢城鍾:虢城(古代地名)的鐘聲。
  • 睡鴨:指水中的鴨子,形容其悠閒自在。
  • 寒水:寒冷的水。
  • 樵人:砍柴的人。
  • 遠峯:遙遠的山峯。
  • 賀當:可能指祝賀或慶賀的場合。
  • 化閭俗:改變鄉里的風俗。
  • 護取:保護。
  • 草堂鬆:草堂旁的松樹,象徵隱居之地。

翻譯

越公的上人從洛陽歸來,關西之地思念着兩位傑出的人物。 斗笠上覆蓋着河岸的雪,穿着虢城鐘聲中的衣裳。 水中的鴨子悠閒地漂浮在寒水中,砍柴的人從遠處的山峯歸來。 在慶賀的場合,改變鄉里的風俗,保護草堂旁的松樹。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越公的上人從洛陽歸來的情景,以及關西對兩位傑出人物的思念。詩中通過「笠漫河岸雪」和「衣着虢城鍾」等意象,展現了歸途中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氛圍。後兩句則通過「睡鴨浮寒水」和「樵人出遠峯」進一步以自然景物來襯托人物的情感。結尾的「賀當化閭俗,護取草堂鬆」則表達了詩人對於改變鄉里風俗和保護自然環境的期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歸途和鄉土的深情。

李洞

唐京兆人,字才江。慕賈島爲詩,鑄其像,事之如神。世人誚其僻澀,而不能貴其奇峭,唯吳融稱之。昭宗時不第,遊蜀卒。有詩三卷。 ► 1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