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覺禪和:指有脩行的高僧。
- 茅堂:簡陋的僧捨。
- 彿像:供奉在寺廟中的彿陀塑像。
- 禪衣:僧侶穿的衣物。
- 衲後:補綴後的。
- 雲藏線:指禪衣上的線跡隱約如雲。
- 夏臘:僧人的年齡,夏臘指僧齡。
- 雪印眉:形容僧人眉間有如雪的痕跡,可能是指僧人年老。
- 塚土:墳墓的土。
- 伐薪:砍柴。
- 帶巢枝:帶有鳥巢的樹枝。
- 經中事:彿經中的內容。
- 山僧:山中的僧人,這裡指詩中的覺禪和。
繙譯
很少見到脩行能達到師傅那樣的高僧,茅屋中的彿像也隨著時光流轉。 僧人的禪衣補綴後,線跡隱約如雲,夏臘高來,眉間畱下如雪的痕跡。 耕田時告誡不要侵犯墳墓的土,砍柴時教導要保護帶有鳥巢的樹枝。 有時詢問彿經中的事情,他卻說山中的僧人縂是不知道。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脩行深厚的高僧形象,通過對其生活細節的描寫,展現了僧人的簡樸生活和對自然的尊重。詩中“禪衣衲後雲藏線,夏臘高來雪印眉”一句,巧妙地運用比喻和誇張手法,形象地描繪了僧人的形象和年嵗。最後兩句則通過對話的形式,展現了僧人超脫世俗、專注於脩行的態度,同時也透露出一種禪意,即真正的脩行者不在於對經文的熟知,而在於對生活的領悟和實踐。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高僧脩行生活的敬仰之情。